31家车企3月销量一览:比亚迪狂卖20万,理想再超2万

近日,各大车企陆续公布3月销量数据。从结果来看,3月,绝大多数车企实现环比上涨,且增幅相对不错,不过对比去年同期来看,仍有不少车企呈现负增长。如此看起来,“降价跑量”的招数,多多少少起到了一些效果,但也算不得一剂猛药,对车市的刺激有限。

31家车企3月销量一览:比亚迪狂卖20万,理想再超2万

造车新势力表现分化,理想“独美”

3月,造车新势力仍然喜忧不同频,理想再次冲上2万+,蔚来虽过万,但与理想差距进一步拉大,哪吒在万辆阵营暂时稳住了,但仍未回归到原有水平,零跑、小鹏虽有改善,但还是未能破万。

理想“独美”,3月共交付新车20,823辆,同比增长88.7%,是造车新势力中唯一一家单月交付超2万辆的车企,今年第一季度,理想累计交付新车52,584辆,已经远远超出其他新势力车企。

这一表现早有预兆,一来,理想在去年12月就拿到过2万+的成绩,尽管此后两月,这一水平没能持续,但增长势头还是相对较佳,二来,理想在售三款新车中,L8与L9处于交付爬坡期,L7 Pro和Max也在3月初开启首批交付。据最新消息,L7 Air将于4月开始交付,届时理想月交付量应该还会有新的突破。

蔚来表现让人有些意外,3月交付新车10,378辆,同比微增3.9%,但环比呈现14.6%的下滑。有观点认为,主销的6系车型经历更新换代,而7系SUV表现还不够理想,可能是主要原因。

哪吒也破万了,3月交付辆为10,087辆,基本和前一月保持一致,但同比下滑了16.1%。现阶段,哪吒有哪吒U、哪吒V和哪吒S三款车型在售,但基本还是靠价格较低的哪吒U和哪吒V撑着,两款车型交付量占了约八成,而售价过20万的哪吒S仅占两成左右,产品结构还是有待优化。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2月,哪吒曾表示,哪吒S存在产能不足问题,并正在进行供应链拉产调整,该调整期限预计在两三个月左右。按照官方说法,哪吒S产能扩张中将加速交付。这意味着,后续交付情况有望改善。

小鹏改善有限,3月交付新车7,002辆,对比去年同期下滑超五成,但好在环比呈现17%的增长。按照小鹏的说法,3月交付量环比增长背后,P7i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小鹏P7i于3月10日上市,随着该车型上市和快速开启交付,3月P7车型总交付3,030台,环比增长32%。

零跑波动有些大,今年1月暴跌八成,交付量仅有1,139辆,2月环比好转,但交付量仍仅有3,198辆,而在3月,环比近乎翻倍,交付量升至6,172辆,虽然仍落后于去年同期,但逆转势头明显。

这与其多款新车的发布以及降价的举措有关。3月,零跑一口气发布了4款新车,包括2023款C01、2023款T03、2023款C11纯电和C11增程版。且新款T03起售价降了2万多,C01降价近6万,C11纯电版降了3万,C11增程版也比预售低了1万。值得注意的是,零跑C11增程于3月29日开启交付,据称单月锁单已超过10000辆。这意味着,接下来几个月,零跑很有可能重回万辆阵营。

老牌自主大都上涨,比亚迪再破20万

老牌自主车企在3月依然很能打,环比大都上扬,对比去年同期,除东风乘用车、长城汽车两家,其余均呈正增长。

比亚迪3月拿下了207,080辆的月销成绩,环比增长6.9%,同比上涨97.4%,接近翻倍。值得注意的是,3月腾势D9销量首次破万,达到10,398辆,环比增长42%,据称连续三个月位居“35万以上新能源豪华MPV销量榜”第一,成交均价41.5万。

要知道,比亚迪此前虽增势很猛,但大幅增长的销量背后,中低端车型贡献不小。从2022年国内新能源车型销量前十榜单来看,比亚迪宋、比亚迪秦和比亚迪汉等6款车型占据了这份榜单的“半壁江山”,但如果以价格区分这6款车型,便可以看到,仅有比亚迪汉和比亚迪唐两款车型是处于20万元以上中高端赛道,其余四款车型均处于10-20万元的中低端市场中。

而腾势D9销量快速增长,意味着比亚迪品牌正稳步向上。不仅如此,腾势品牌旗下车型腾势N7将于今年上半年正式上市,腾势N8也已公布外观造型,肩负着豪华使命的腾势品牌序列矩阵将进一步壮大。另外比亚迪高端品牌仰望旗下的首款百万级别越野车型仰望U8实车将在上海车展正式亮相,预计在第三季度上市,豪华纯电超跑仰望U9也将在上海车展首发亮相,将助力比亚迪冲击百万级新能源豪车市场。

不仅是比亚迪,奇瑞的表现也依然亮眼,3月,奇瑞集团销售汽车124,954辆,同比大涨52.7%,环比增长20.3%,其中奇瑞品牌3月销量89,157辆,同比大涨47.9%,环比增长19.2%。然后是上汽乘用车,3月销量达到82,258辆,同比增长32.2%,环比增长40.6%。江淮也不错,3月销量共计53,005辆,同比提升24.1%,环比增长6.68%。

从众多自主品牌的表现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比亚迪自不用说,自去年3月停止燃油车整车生产与销售后,凭借EV纯电与DM插混的双重发力,持续翻番上涨。其他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板块的表现虽不及比亚迪,但很明显的是,新能源汽车的贡献也在增大。

乘联会近期指出,以长安、上汽、广汽、吉利等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板块表现尤为顽强。在产品投放方面,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的多线并举,市场基盘持续扩大。

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回升到11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80.7%。其中不仅包括比亚迪、特斯拉中国(88,869辆)以及前面提到的理想、蔚来、哪吒三家造车新势力,还包括广汽埃安(40,016辆)、长安(33,484辆)、上汽乘用车(31,154辆)、吉利(28,093辆)、长城(13,155辆)等。

合资整体相对惨淡,广汽三菱逆势增长

3月,合资品牌纷纷降价“大促”,12万元买C6、不到12万能买到楼兰、凯迪拉克最高优惠达到13万元……不过即便如此,合资品牌3月销量依旧相对惨淡。

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自主品牌零售77万辆,同比增长2%;豪华车零售27万辆,同比增长17%;主流合资品牌零售54万辆,同比下降9%。三大板块中仅合资品牌出现同比下滑。

当然具体来看,“以价换量”的策略确实也起了一些作用,从盖世汽车此次的统计来看,大多数合资品牌环比明显好转。只不过,从同比来看,合资品牌3月销量仍然普遍落后于去年同期。

例如上汽大众3月销量81,019辆,环比虽上涨10.53%,但同比仍下滑了26.36%;长安福特3月销量15,469辆,环比虽增长8.08%,但同比仍下滑34.17%;长安马自达3月销量6,013辆,环比大增五成,但较去年同期仍呈现近五成的下滑。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东风本田等车企情况也与之类似。

业界周知,合资品牌降价,一方面是因为国6B的到来,需要及时处理掉库存车型,另一方面也是自主品牌压制下的“反击”。不过,正如乘联会所说,今年的价格战并没有特别严峻复杂,只是促销规模很大,尤其是过度促销宣传,带来的后果是购买信心低迷,销量偏低。

值得注意的是,合资品牌中,广汽三菱环比暴涨超6倍,同比也上涨两成。要知道,就在前段时间,还有媒体报道称“三菱将退出中国市场”,并称广汽三菱将出售长沙工厂,接手工厂的是广汽集团旗下的埃安(AION)汽车。不过随后广汽三菱给出回应“广汽三菱正常经营,三菱没有退出,工厂也在正常运转”。此番广汽三菱的逆势增长似乎也在证实着这一点。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广汽三菱并不打算退出中国市场,且其3月销量确实在回升,但广汽三菱所面临的局面仍然不算乐观。

毕竟从2019年开始,广汽三菱销量开始下滑,到2022年,广汽三菱销量已经连续四连跌。数据显示,2019年广汽三菱销量为13.3万辆,同比下滑7.64%;2020年,广汽三菱销量为7.5万辆,同比下滑43.62%;2021年,广汽三菱销量降至6.6万辆,同比下滑11.99%;而2022年,广汽三菱更加惨淡,全年销量只有3.36万辆,同比下滑49.1%。

结合这样的表现来看,3月仅2,471辆的月销恐怕并不足以击退“退出中国市场”之类的传闻。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错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4月20日 10:47
下一篇 2023年4月20日 10:47

相关推荐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地址)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位于上海临港新片区,占地86万平方米,是中国首个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同时也是特斯拉首个海外工厂 2022年8月13日,上海超级工厂第100万辆整车下线。 特斯拉超级工厂投产,助力国内电动汽车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下面从技术、市场、环保和创新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探讨特斯拉超级工厂在国内电动汽车产…

    2023年6月4日
    0
  • 零跑汽车3月交付新车6172台,环比增长93%

    4月1日,零跑汽车公布3月份最新交付数据,当月共计交付新车6172台,较2月的3198台几近翻番。今年1-3月,零跑汽车累计交付10,509辆。 从3月订单结构来看,C11车系单月锁单10000+,C平台系列新品订单占比80%。 3月1日,零跑汽车召开了新品发布会,发布了全新C11增程和2023款C01、C11EV、T03等全系新品,整体售价进一步降低。 其…

    2023年4月9日
    0
  • 博格华纳携全新电气化产品亮相2023上海国际车展

    4月18日-27日,博格华纳作为致力于提供创新可持续的车行方案的全球领先供应商,携全新电气化产品亮相2023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本次展会上,博格华纳首次展示完整的“从电网到轮端”电气化产品和一系列新品,包括集成式电驱动模块、充电桩、电池模组及电池包、高压液体加热器、电子风扇系统。 本届车展是博格华纳在战略收购中国本土企业松正轻型车电机业务和追日电气后的首…

    2023年4月23日
    0
  • 泰克助力VisIC Technologies公司推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进步

    随着世界各国都在努力降低碳排量,电动汽车(EV)的市场容量正不断扩大。推动这一增长的关键因素将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开关损耗,并通过使用更小、续航时间更长的电池来实现显著的效率提升。正因如此,VisIC Technologies公司倡导采用氮化镓(GaN)功率晶体管,并使用泰克强大的测试设备来确保实现杰出的性能。 VisIC Technologi…

    2023年4月15日
    0
  • 2月车市同比增长10.4%,新能源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这两天,国内汽车市场最热的话题无疑是,湖北对东风系多品牌补贴引发的区域性购车热潮,而这一事件的出现也让年初由特斯拉开启的价格战进入到更加“白热化”的状态。 实际上,2月10日上市的比亚迪2023款 秦PLUS DM-i入门版定价仅为9.98万元,也是今年价格战的重要节点。 那么在特斯拉与比亚迪的重锤之下,又有问界、小鹏、埃安、五菱、飞凡、零跑、极氪和沃尔沃等…

    2023年3月31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