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但依然有惊喜 AITO问界M5 EV试驾体验

已经不太记得这是我第几次试驾AITO问界M5(配置|询价)了,说对它了如指掌也一点都不夸张。但这回试驾对于我来说,丝毫不会觉得“腻”,相反,甚至还给了我一些惊喜,因为这次试驾的不再是增程版车型,而是非常新鲜的纯电版——AITO问界M5 EV(配置|询价)。

先从静态聊起吧。AITO问界M5 EV是今年9月正式上市的,新车仅推出两款配置,分别为标准版(后驱)28.86万元起,和性能版(四驱)31.98万元起。而我今天试驾的,便是后驱的标准版车型。

相比此前推出的增程版车型,问界M5 EV在外观方面变化颇大。前脸采用动感鲨鱼鼻跑车化车头设计,封闭式格栅展现纯电身份,灯组有所升级,点亮后更加富有科技感。

车身配色相比增程版增加至6种,其中暖星云和拂晓粉是个人最喜欢的,这也让我忍不住去“偷拍”了一下其他老师们的试驾车。

家族化鹰翼贯穿式尾灯、尖尾雨燕式扰流尾翼等均为细节处的升级亮点,低风阻轮毂也没有缺席,整车风阻系数仅为0.266Cd。车身尺寸并无较大变化,长宽高分别为4785x1930x1620mm,轴距2880mm,属于标准的中型SUV。

当然,想要分辨出它究竟是增程还是纯电的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自然是直接看尾标即可——问界M5 EV拥有专属的“EV”铭牌。

“去掉”增程器,问界M5 EV拥有了一个80升超大前储物厢,能放下22英寸行李箱,这也间接证明了原生纯电平台带来较高的三电集成度。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纯电车型都拥有前储物厢的,而即使有也很难比这个空间更大。

座舱相较于增程版车型同样升级明显。首搭HarmonyOS 3,车机功能更丰富、更智能,进一步消除了“应用少、升级慢、体验差”的三大痛点,无限接近于使用智能手机时的便捷与流畅,未来所有车主都将通过OTA的方式更新到最新版本。另外搭载有四音区语音识别功能,免唤醒直接说,支持粤语和四川话。

前排40W无线快充增至2个,让主/副驾可以同时享受到这一功能的高效便捷。而至于充电速度的话,谁用谁知道有多快,这个真的有点小“碾压”。

化妆镜有所升级,亮度3档/色温3档可调,这一配置主要考虑到了女性用户的补妆问题,更是说服老婆买车的神配置。

主驾驶位摄像头配合人眼位置定位算法和人眼位置到HUD高度映射算法,车辆可对HUD抬头显示的高度进行自动调节,保证用户始终看见HUD显示全部内容(除非你坐姿非常高)。

HUAWEI SOUND音响系统是AITO品牌的王牌配置之一,大多数朋友也非常了解了。但这回我主要想说一下头枕音响,真的非常好用,同车乘客该干嘛干嘛,只有主驾能够听到导航信息,不太恰当地举例:如同戴了一个骨传导耳机。

水晶档把同样是“偷拍”来的,我们所试驾的车型并未配备。可能有朋友觉得车是用来开的,无需这些“花里胡哨”,此前我也是这么想的,直到在这次试驾中开始羡慕其他车上的老师们……水晶档把对于档次感的提升甚至要比木纹饰板还来得明显。

AITO问界M5 EV依旧采用全铝底盘以及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架组合,前后轴荷比50:50,车身灵活性不言而喻。讲到这里,也就可以正式开始我们的动态体验部分了。

AITO问界M5 EV首次搭载了赛力斯与华为联合研发的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颠簸路面智能调整扭矩,系统响应时延降低至4ms,颠簸收敛时间减少46%、前向冲击力度降低31%。简言之就是舒适性提升了,而且不容易晕车。而且我们所驾驶的是后驱版车型,所以也不存在由于动力过剩带来的急加、急减速的身体俯仰,从这一点来看后驱版不仅续航更长,也比四驱版更适合于家用(多人乘坐)。

驾驶模式分为四种,分别为节能、舒适,运动和个性化(自定义),除个性化模式以外,其余三者在切换过程中可明显感受到不同的转向力度、动能回收强度、和动力输出响应。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车的动能回收逻辑很有意思,低速域(驾驶中个人观察是40km/h以下)动能回收较为明显,而在高速驾驶时动能回收则有所减弱,这也让高速驾驶的过程中有了更长的滑行距离,右脚可以稍作放松。

AITO问界M5 EV的NVH表现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0-80km/h的速度区间,传入车内的风噪可以忽略不计,由于天气寒冷,能够些许感受到胎噪。本次试驾路段均限速为80km/h以内,所以并未感受到速度进一步提升后是否会有风噪传入。当然,就目前的表现来看,它的NVH调教在同级车型中属于上乘的。

尽管加入了大量运动化的配置和调教,但AITO问界M5 EV依旧没有牺牲太多的舒适性,路面坑洼、颠簸不会过多地反馈到座舱内,而DATS系统也能够在面对减速带或者大坑时尽快让悬架快速归位。如果让我“盲开”的话,这款车整体上其实有一些“德味”在里面。

总结:如果说此前的增程版问界M5能够在30万级新能源SUV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那么纯电版无疑更加有侵略性,更直白的来说它是要从Model Y(配置|询价)那里硬强走一部分消费者的。相比同级的车型而言,问界M5 EV可以说是取各家之所长的一款车型,三电系统和底盘调校不弱,豪华感营造和配置足够到位,而智能化方面则更可以说是鲜有对手。结合全国上千家体验/服务网点的硬实力来看,AITO问界M5 EV的销量表现很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错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月25日 19:01
下一篇 2023年1月25日 21:46

相关推荐

  • 豪华质感超出预期 静态实拍奇瑞艾瑞泽8

    在上个月底开幕的成都车展期间,奇瑞艾瑞泽8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其预售价区间为11.40-13.50万元。艾瑞泽8外观方面采用了家族最新的Art in Motion的设计理念打造,动力上则搭载1.6T+7DCT的组合。根据之前得到的消息,新车将于9月26号正式上市,在上市之前我们也对新车进行了实拍,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提供商务和运动两种外观…

    新车测评 2022年12月8日
    0
  • 超跑新力量 抢先实拍Hyper SSR

    由于起步晚,起点低,再加上早些年缺少核心技术积累,自主品牌能登上到如今的高度,靠的更多是把资源投入到走量的车型上获得的市场回报,小排量+SUV成为了不少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密码,而在更向上的区间,更大的马力、更小众的市场则鲜有成功案例。 不过在电动车时代来临的当下,能源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如今汽车本质上的改变,过去内燃机时代积的经验突然失去了绝对意义,更清洁高效的…

    新车测评 2022年12月28日
    0
  • 比亚迪、特斯拉,这款新车才是家用纯电首选?

    20-30万纯电SUV,哪款更适合家用?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策划了一次对比。 参与对比的三款车型,分别是去年国内SUV销量榜排名第一、二位的比亚迪宋PLUS EV和特斯拉Model Y,还有百年大厂别克刚刚推出的大五座纯电SUV——别克E5。 外观设计上,三台车各具特色,都采用了标志性的家族化设计——比亚迪的龙颜Dragon Face、别克的飞檐展翼前脸…

    2023年4月29日
    0
  • 闭着眼睛都能开出奔驰的感觉 试驾smart精灵 #1

    smart这个品牌似乎沉寂有几年了,我查了一下相关的资料,发现它们最后一款车大概是在2019年停售的,而在这沉寂的几年当中,smart并没有停滞不前,只是朝着一个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方向去发展,那就是纯电化。全新的smart精灵 #1拥有最新的科技加持,其在各方各面都与前代的smart车型有着较大的变化,它的具体表现如何呢,咱们挨个介绍。 外观设计:独特且充满…

    新车测评 2022年7月11日
    0
  • 这就是在清新空气中行驶15000英里的感觉

    我们的长期全电动Lucid Air已经行驶了15000英里。 虽然我们对它的性能印象深刻,但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关于这辆车的问题。 以下是您需要了解的关于驾驶Lucid的第一辆车的感受的所有信息。 一年前,当我们为我们的长期机队购买了Lucid Air Grand Touring时,我们非常兴奋。我们测试的一款早期车型在测试跑道上的性能让我们大吃一惊,在续航里程…

    2023年11月17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