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车企2022财报:5家营收超千亿,比亚迪首次突破四千亿

转眼已进入2023年二季度,国内各大上市车企也陆续交出了去年全年的成绩单。

众所周知,2022年我国汽车行业经历了原材料价格疯涨、油价高企、疫情反复且多点爆发以及封控、供应链紧缺甚至中断、缺电等重重困难,生产和销售都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国内车企2022财报:5家营收超千亿,比亚迪首次突破四千亿

但得益于各地方和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特别是6月开始实施的购置税减半政策,让产销得以快速恢复,最终全年汽车销量达到2686.4万辆,同比增长2.1%。

在这样较为平稳的市场中,主要面向国内的各大车企表现究竟如何?

根据一句话点评对12家车企去年财报的统计,大部分国内上市车企的营业收入都有不错的增长,比如比亚迪、吉利汽车、广汽集团、蔚来、理想汽车和零跑汽车增幅都超过30%,其中零跑同比增长近300%,但从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方面来看则有些不尽如人意,除比亚迪、长城、吉利、广汽皆保持正增长外,其余各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一枝独秀的比亚迪

具体来看,在这12家车企中,比亚迪的表现无疑是最优秀的。

乘着新能源市场的东风,凭借着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和e平台3.0等技术的发力,旗下宋Plus、 秦Plus、元Plus、汉和海豚等车型的持续热销,2022年比亚迪的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2.3%至186.9万辆,并以成为国内各大车企中的年度冠军。

这是比亚迪首次获得该称号,也是近年来其第一次坐上自主阵营老大的位置,更是中国车市有史以来首度由自主企业摘得年度车企销量桂冠。

伴随着汽车销量的增长,2022年比亚迪旗下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1.8%至3246.91亿元,为集团提供巨大的增长动力。因此,2022年比亚迪的总营收首次突破4000亿元的门槛,同比增长96.3%至4240.61亿元,其中汽车及相关业务的占比为76.6%。

不仅如此,比亚迪在利润方面的表现更是令人惊艳,2022年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66.22亿元,同比增445.9%,同时扣非净利润也达到156.38亿元,同比增长1146.4%,两者均是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当然,必须承认的是,从净利润率来看,比亚迪的3.9%并不算高,与长城和广汽还存在明显差距,而后两者领先有各自不同的原因。

因供应链紧张、动力电池等原材料涨价导致成本上升,2022年初长城决定对旗下两款纯电动小车黑猫和白猫暂停接单,集中资源推动更高端新车型的上市和上量。

在摩卡PHEV、坦克300、坦克500、闪电猫等高利润产品的推动下,虽然去年长城的营收只基本与2021年持平,但在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2.9%和6.5%。

可也必须认识到,2022年长城的汽车销量同比下跌17.1%至106.2万辆,导致其在国内各大车企集团的排名跌落至第10,而2021年则是第4,仅次于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

和长城的“维稳”不同,广汽集团更为积极,在合资和自主的双重努力之下,2022年其营收首次超过千亿元,达到1100.06亿元。

可广汽也有自己的隐患。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广汽集团的净利润为80.68亿元,其中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就达到80.62亿元,换言之四季度其只赚了约600万。这背后是四季度为了达成销量目标,集团旗下的不少车型都开始放价,比如丰田锋兰达和赛那提供一定的优惠,雷凌和凯美瑞的折扣力度也有所加大。

因此,2022年广汽的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仅分别同比增长10.%和25.4%,净利润率降低至7.3%,远不及2021年的9.7%。

至于营收、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实现增长的北京汽车和吉利汽车,前者主要是依靠北京奔驰,2022年北京汽车营收中北京奔驰的占比为96.2%,而后者的营收能达到1479.65亿元的历史新高,则主要归功于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极氪销量增长和售后服务带来的巨大收益,2022年极氪营收达到317.87亿元,同比增长1008%。

净利润率过百的华晨中国

在5家营收超亿元的车企之后,紧跟的是东风集团,在连续多年徘徊在1000亿元出头后,2022年其营收跌破这一门槛,仅剩926.63亿元,同比下跌18.1%。

财报显示,2022年东风集团营收的收窄主要是因为旗下商用车表现不佳。受商用车持续低迷的影响,去年东风集团商用车只售出31.3万辆,同比跌幅达到40.8%,这直接导致相关业务板块的销量收入降低至386.65亿元,同比减少约327亿元,因此哪怕乘用车销售收入增加141.84亿元,总体营收仍在下降。

而得益于乘用车市场的发力,再加上全年出售赛力斯股份获得19.45亿元的收益,因此2022年东风集团的净利润仍保持102.65亿元,是榜单中唯二净利润超过百亿元的车企之一,净利润率也保持在11.1%的高位。

与东风集团相比,华晨中国的净利润率更令人惊叹,达到631.9%,同时营收和净利润的跌幅却都超过40%。

对此,华晨中国的解释是,2022年其终止将华晨雷诺财务报表综合入账,剔除了华晨雷诺轻型客车和MPV的销售额,导致营收减少,同时后者相应的开支也不再纳入报表,因此其对利润的负面影响自然不再存在。

与此同时,由合资公司变更为联营公司的华晨宝马,仍为华晨中国提供巨大的利润。根据财报,2022年华晨宝马贡献净利润由2021年的145.15亿元减少83.6%至23.80亿元,而2022年2月11日起华晨中国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为净利润65.44亿元。因此,华晨中国的营收、净利润与净利润率之间才会出现如大的反差。

而榜单中四家新势力造车企业蔚来、理想、小鹏和零跑,则是榜单中仅有的净利润率为负的车企。

纵然,依靠国内和国外新能源市场的高速发展,上述四家车企的销量都实现不错的增长,营业收入也保持一定的增长,但支出仍高于收入,因此还继续处于亏损状态。

综合营收、净利润等多个方面表现来看,2022年这四家中表现最好的应该是理想,营收大致与蔚来相当,净亏损则只有20.32亿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它们都处在产品更新和平台迭代的关键期,蔚来的“866”都即将更换为NT2.0平台,8月和11月理想L9和理想L8分别开始正式交付,理想L7尚未开启交付,9月初小鹏的重磅产品G9完成首批交付,同样是9月零跑C01也才正式上市。

至于江铃汽车,营收的减少主要是由于集团整车业务中占比超过70%的商用车销量下滑严重,其中的轻型客车和卡车销量同比分别下跌23.9%和45.2%,导致集团总销量同比下跌17.3%至28.2万辆,整体销售收入也下跌16.2%至270.7亿元。

而2022年江铃汽车的净收益能实现近60%的增长,主要是因为收到多达9.4亿元的政府补助,实际上其扣非净利润为亏损22.97亿元。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错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上一篇 2023年4月12日 07:44
下一篇 2023年4月12日 07:44

相关推荐

  • 2024款沃尔沃XC40和C40Recharge 配备电机性能更佳

    沃尔沃于2021年凭借外观可爱的XC40 Recharge进入全电动跨界车领域。仅仅一年后,就推出了C40 Recharge,这是一款车型结构相同的双胞胎,具有更时尚的造型和非常时尚的倾斜车顶线。沃尔沃仅为这些电动汽车提供一种动力总成配置:两台电机和全轮驱动。测试团队已经驾驶并审查了这两款车辆,但这次驾驶标志着我们第一次有机会对更新的2024款车型进行采样。…

    2023年8月24日
    0
  • 蔚来3月交付新车10,378台,同比增长3.9%

    4月1日,蔚来公布2023年3月交付量,交付新车10,378台,较上月环比下降14.6%,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9%,其中高端智能电动SUV交付3,203台,高端智能电动轿车交付7,175台。 今年第一季度,蔚来共交付新车31,041台,同比增长20.5%。截至目前,蔚来新车累计已交付320,597台。据悉,蔚来将携第二代技术平台六款产品亮相本届上海车展,全…

    2023年4月9日
    0
  • 理想one汽车报价及图片(理想one报价多少钱落地)

    理想One汽车报价及图片,理想One汽车不仅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也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对理想One汽车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外观设计、动力性能、安全配置和价格策略。通过深入剖析,帮助车友全面了解这款新车的特点和优势。 理想ONE 6座2020款增程7座版 官方指导价:32.80万 2021款增程6座版,优惠完车价是34.98万,加上必要的一些…

    2023年6月3日
    0
  • 材料选择 | 新材料之光照亮前进之路

    为汽车前灯设计寻找更清洁、更智能的材料从未如此容易。 使用Ansys Granta MI材料数据管理软件,您能够访问综合全面的数据,例如MaterialUniverse™数据集,其中包含了面向数千种工程材料的技术、经济和环境信息;还有先进的Global Polymer库,包含了100,000多种聚合物牌号的详细信息(其中包括来自SABIC的聚合物)。 SAB…

    2023年4月16日
    0
  • 真正为用户需求所想,别克E5带来合资品牌反击战

    分享 前两天,别克E5上市冲上热搜:“别克这次掀到地板了!”。的确,无论是从产品定价,还是从产品实力来说,别克E5都是非常“震惊”的。尽管这两天传说特斯拉将又一次宣布降价,但也比不了别克E5综合的产品实力。 前两天,别克E5上市冲上热搜:“别克这次掀到地板了!”。的确,无论是从产品定价,还是从产品实力来说,别克E5都是非常“震惊”的。尽管这两天传说特斯拉将又…

    2023年5月2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