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东风风行雷霆 它能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吗?

3月15日,东风风行在自家大本营柳州举办了风行雷霆的产品抢先试驾会,由于存在保密协议的问题,本文发布的时间应该在3月25日之后。所有的试驾感受等内容,仅限于3月15日当天产品的体验结果。

外观设计:大同小异中规中矩

东风风行雷霆的设计理念比较的中庸,属于那种找不到太多亮点当也不会有许多缺点的类型,其前脸的设计语言相对大胆,但没有跳出新能源汽车的范围。

如何理解这个“范围”,其实我们常见的新能源汽车都会采用东风风行雷霆类似的设计语言,比如“眯眯眼”大灯,点阵式的进气格栅等等。而在现场,我也询问了东风风行的设计师,这个皮肤黝黑的印度男人告诉我,之所以要用“眯眯眼”的灯组设计,主要是因为“这样设计更有科技感,符合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

我个人不太认同这样的设计理念,但至少从东风风行雷霆的前脸来看,这样的设计确实没什么太大的毛病,喜不喜欢全看个人。顺带提一句,东风风行雷霆这套前脸的设计在其湖蓝色车身上会更好看一些,而黑色车体会把部分设计隐藏起来,看着就没那么好看了。

车身侧面的造型没有太多可说的地方,同样的中规中矩,在许多其他车型上也能看到类似的设计,而东风风行雷霆也没有采用像隐藏式门把手这样的“高级货”去堆料,所以质感上也就略微逊色于对手了。在车尾方面,东风风行雷霆的设计同样乏善可陈,而设计师为了隐藏充电口的位置,特意在车尾设计了一个小扰流,不过可能是做工问题,从后面看过去一眼就能看出充电口的缝隙,反而让车尾的质感降低了不少。

总体来说,在外观设计方面,东风风行雷霆并没有“大开大合”,而是选择了相对保守的路线,不犯错也许对东风风行雷霆来说就是“赢”。但在如今这样斑驳陆离的市场环境下,保守设计是否吃香真的很难讲清楚。另外,在与厂家人员聊天时得知,东风风行雷霆的定位是年轻用户群体,那这样的设计真的能俘获用户的芳心吗?

内饰设计:氛围出色但做工一般

相较于外观的乏善可陈,东风风行雷霆的内饰设计反而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好像这套内饰出自高人之手,与外观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

东风风行雷霆采用了一块大连屏,虽然仔细看就能看出里面其实藏着两款分开的屏幕,但这样的设计感确实给内饰氛围加分不少,并且其仪表台的UI设计也非常的精致,在较小的占地面积中给出了足够丰富的信息。

当然减分项也有,比如中控屏幕实在是有点小,屏幕两边的黑框简直能“停航母”;如果两块屏幕都显示导航信息,那总有一块跟不上另一块的“脚步”;其内置的腾讯地图可以用“难用”来形容,既不显示车道信息,也对地点的识别处于比较“低能”的状态,万幸这车原厂就给你一个手机支架的安装位置,看来东风风行也知道这套导航难用,对此我只能苦笑了。

东风风行雷霆没有放弃传统的空调控制,仍然保留了旋钮以调节高度温度和风量,这点必须给好评,因为如果这台车用中控屏去调空调温度的话,那仅凭系统的卡顿就要劝退一大波消费者;出风口采用原型设计,并且尺寸做得很大,视觉上就给人一种夏天肯定很凉快的感觉,出风口可以旋转开启或关闭,但出风方向有较大的限制,无法做到随心所欲的调节。

配色方面,东风风行雷霆有大胆的绿色缝线和包边对内饰进行点准,各种镀铬件的使用也似乎不在乎成本,只是按键的手感有些硬,没有太多的高级感,同时头枕也是不可调节的固定式,上面绿色的狮子LOGO略微有些“刻意”,个人觉得可以换成英文字母,或许会显得高级一些。

做工绝对是内饰的扣分项,首先是视觉上,虽然镀铬件被大量的应用,但看上去这些东西很“廉价”,不像金属而是塑料,这又与做工比较出色的座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许厂家在成本控制方面比较“精打细算”,把钱砸到了座椅有关系。另外,缝隙的控制也比较夸张,我看了好几台车子,其左侧空调出风口上方门与中控台的缝隙,有的车能塞进我的小拇指,而有的严丝合缝。同样,右侧缝隙也有这个问题,并且其宽度普遍能塞下我的食指。即便是同一台车,两扇门的缝隙也存在较大的公差,坐上车之后一眼就能看出来。真心希望东风风行能强化一下这些板件公差,毕竟这台车定位是私人使用,不是那些拿出去当出租车的产品。

空间方面,东风风行雷霆的长宽高分别为4600/1860/1680mm,轴距为2715mm,对于这样尺寸的车型来说,它的前排能提供不错的空间体验,而后排嘛可想而知是不太舒适的。短途的5人出行还能凑合,但长途的话肯定会比较的拥挤。

总体来说,东风风行雷霆的内饰确实很漂亮,设计感很足,应该是出自哪位名师的手笔,并且还有“喧宾夺主”的感觉,抢了外观设计的风头。但由于东风风行自身的能力问题,内饰的做工略显粗糙,改进一下的话应该会更好一些。

驾驶感受:定位生活强调舒适

东风风行雷霆的电门踏板很轻,轻得仿佛感觉不到深度一样,必须花一点时间去适应;刹车踏板的脚感不错,动力回收的衔接也很好,其感受与电门踏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方向比较的模糊,似乎在刻意钝化它的驾驶感,限制用户去极限“飙车”的欲望。

而在动力方面,东风风行雷霆由于电门太轻的缘故,总是无法判定自己到底踩了多深,并且每次踩下去它的发力点似乎和上一次的又有点不太一样。可能是厂家知道这个问题,所以在调校时刻意将动力调得比较迟钝,如果想要充分体验它的动力性能,那驾驶者必须狠踩电门才可以实现。我不是说东风风行雷霆的动力不好,相反它的推背感很足,加速性能也很强大,如果能把电门的脚感优化一些的话就完美了。

底盘方面,东风风行雷霆强调的就是一个“软”,甚至软得有点过头了,在一些不平的路面行驶时它能很好地吸收传递到车内的震动;但在一些起伏路面时,它的减震显得有些拉不住车体,车头会随着起伏不停的上下波动,驾驶员可能还好,乘客的话恐怕一会就晕车了吧;底盘没有明显的扎实感。

而在乘坐体验方面,我就用一句话概括吧:和网约车差不太多。

总体来说,因为东风风行这个品牌是网约车大户,所以它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如果强调操控体验那绝对是本末倒置了,这样一来设计师在设计东风风行雷霆时主要还是以舒适性为主。

但是,同级别的对手为了吸引年轻用户群体,纷纷推出了具有较强操控性的产品,年轻人也热衷于在街上“开快车”。我不认为开快车是一件好事,但消费者喜欢,市场需要,厂家也没办法去反抗。

也许修改一下东风风行雷霆的目标用户,去瞄准那些刚刚成家有小孩的用户群体,或许能赢得一部分的市场。

总结:错位竞争

由于东风风行雷霆尚未上市销售,其价格也没有官方公布公布,但根据网络的信息来看,该车的定价大约为14-22万。如果价格真是这样,那它玩的就是一手“错位竞争”——以更高的价格去竞争更低级的市场。

后续它的市场表现如何,就只能全看价格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错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5日 16:57
下一篇 2023年3月25日 21:38

相关推荐

  • 2023上海车展:江淮RF-M概念车首发亮相

    2023上海车展于今日开幕,江淮RF-M概念车迎来了首发亮相。新车基于MUSE架构打造,定位中大型MPV,量产版本将在2023年下半年正式推出。 外观方面,新车采用大尺寸前格栅,内部辅以龙鳞元素进行点缀,搭配悬浮式车顶以及双色车身设计,看上去宜商宜家。同时,双色五辐式轮圈的选择,也增添这款车的时尚感。 侧面来看,江淮RF-M概念车采用了趋于平直的车顶设计,一…

    2023年4月19日
    0
  • 奔驰e3002023款(奔驰E3002023:未来科技,非凡驾驶)

    奔驰E300 2023是一款充满未来科技与非凡驾驶经验的豪华轿车。本文从驾驶体验、安全性、绿色技术和车联网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其特点和优势。 一、驾驶体验 1、驾驶辅助功能:奔驰E300 2023配置了多种驾驶辅助功能,如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偏离警告、智能停车辅助等,可以让驾驶者在城市行驶和长途旅行中获得更加放松和安心的驾驶体验。 2、智能感知技术:奔驰E30…

    2023年5月25日
    0
  • 20万左右的suv推荐哪些车型(20万以下的汽车性价比高的有哪些)

    本文目录: 一、20万左右的suv推荐哪些车型 二、20万以下的汽车性价比高的有哪些 20万左右的suv推荐哪些车型? 20万左右买车,相信很车友都比较不确定,毕竟这个价位的车型太多了,不管是合资紧凑型SUV、国产中高端SUV或者部分合资中型SUV也都是在备选范围内。下面一起来看看20万左右的suv推荐哪些车型吧。 20万以内的suv推荐车型有:本田CR-V…

    2023年5月11日
    0
  • 丰田rav4怎么样(丰田rav4荣放怎么样)

    下面主要介绍了丰田rav4车型的优缺点,旨在为车友们提供参考信息。RAV4荣放是由一汽丰田生产的一款SUV,也是一款功能全面、性价比高的SUV车型,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一、外观设计 1、外观时尚大气,强调豪华感和运动风格,具有视觉冲击力。 2、车身线条流畅,配有大尺寸轮毂和宽体轮拱,提升了整车的视觉效果。 3、丰田rav4外形很大气,前脸很有辨识度,整个车…

    2023年6月12日
    0
  • 昆仑架构首款车型/鲲鹏动力加持 抢先试驾捷途大圣

    从2018年捷途品牌问世,就一直坚持”旅行+”的品牌战略,秉承着为当下年轻人制造彰显个性的生活好车。经过4年时间,捷途品牌从“旅行+”1.0向“旅行+”2.0的迭代。而捷途大圣就是旅行+2.0时代的首款车型,新车在设计、配置以及动力上都有了全新的变化,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款捷途大圣到底有什么样的表现吧? 总结 本次抢先试驾体验是在赛道上的简单体验,对于一台家用…

    新车测评 2022年7月25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