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周开荃:辰致科技将提供“更低成本、更高价值”的产品

4月18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旗下品牌“辰致科技”于本届上海车展正式发布。

辰致科技方面表示,该公司定位于市场化、中性化、国际化,以智能汽车线控底盘为起点,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汽车零部件系统科技公司。

作为汽车市场供应商圈层的“崭新面孔”,辰致科技并非初出茅庐“赤手空拳”。借此次上海车展机遇,辰致科技接受了盖世汽车等媒体的采访,展现了该公司对汽车产业的观察,也表达了其对线控底盘产品的创新理解。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周开荃:辰致科技将提供“更低成本、更高价值”的产品

抓住国产化机遇,立足线控底盘

事实上,作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辰致科技从“线控底盘”领域出发,是出于对汽车市场发展趋向的敏锐观察。

眼下,“无线控,不自动驾驶”早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共识。

首先,从自动驾驶功能实现来看,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主要分为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层面。其中执行系统控制车辆的转向、刹车、加速等行为,这些功能的实现,基本离不开汽车底盘系统。

其次,从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阶段来看,无论是上半场的电动化,还是下半场的智能化,线控底盘都是这两大变革的交汇点。以智能电动汽车为例,不管是以AEB、ACC等为代表的L1、L2级别的功能,还是以代客泊车、遥控泊车等为代表的L3、L4级别功能,最终都要通过线控底盘落地,即通过汽车的纵向控制、横向控制、垂向控制、稳定控制来实现终极自动驾驶的意图。

最后,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线控底盘作为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基石,是我国被“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底盘系统(如ESC、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等)一直由外资零部件巨头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当全球线控底盘市场大部分被博世、大陆等国际Tier 1 厂商把持,国内线控底盘厂商正在向上冲击,试图改变这一局面。

‌‌对此,辰致科技方面感同身受。辰致科技首席科学家扬名告诉盖世汽车:目前市场比较流行分布式系统,主要由部分全球的供应商来提供,‌比如博世、大陆等。在该领域,中国企业急需及时开拓空间,持续补足短板。他表示:“在底盘域控系统方面,中国主机厂众多,各个主机厂要求都不一样,这部分‌‌的花样比较多一些‌,这给中国的供应商带了很多机会。”

显然,辰致科技以线控底盘为起点,无疑抓住了国产化替代的先机。

但值得注意的是,辰致科技绝非仅仅乘着东风而行,该公司致力于更加追求提供兼具性价比、实用性能且切实落地的差异化产品。

同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周开荃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也提到,辰致科技不会“为了国产化而国产化”,国产化的正确导向是客户购买产品只因产品本身的价值对其有真正的益处。

重新定义“整零关系”:零部件厂商与整车厂协同

2023年被业内普遍认为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转折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曾直言:“2023年是新能源汽车革命与汽车行业深度转型阵痛期。”

也正是在这一年,新能源车企接连加入“价格战”,且其中大部分一手加大智能化研发投入,一手准备迎接实现盈利目标的关键节点。

换言之,上述种种皆要求新能源车企加强供应链的把控能力,以及成本控制能力。此新趋势,同样促使汽车产业零部件供应商与主机厂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对此,周开荃观察到:以前是整车厂是“老大”,零部件(企业)属于从属地位。这几年因为疫情原因、供应链的问题,很多时候反而是零部件企业,特别是技术领先的企业,它们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更多一些。

“我相信,未来,汽车和消费电子这两个产业的格局,包括品牌趋势可能有很多的趋同性。所以一些技术领先的公司,它们会有更多的机会,在整个产业里面会有更多的话语权、影响力。”周开荃说道。

周开荃认为,新的智能电动汽车同样有新型的“整零关系”。他表示:“在过去,整车厂把所有产品定义工程数据发布出来以后,零部件企业去招标,按图施工就可以。现在,零部件企业要参与到产品的定义上去。我们与整车厂是协同的关系,去共同定义更合理的、更友好的客户体验。以这样的模式,去来完成产品和数据的定义。”

追求更低成本与更高价值

根据周开荃的理解,在新型的“整零关系”下,零部件企业在汽车产业的作用进一步提升,这些企业将不仅仅只是配合整车厂,它们更需要“从幕后走上台前”,从协同的视角出发,为整车厂提供具备零部件厂商独特思考的创新产品。

对此,面对眼下整车厂对成本控制需求的进一步提升,辰致科技主张为其提供“更低成本、更高价值”的创新产品。

周开荃认为,通过创新来提升更多的服务和价值,提高产品性价比,是极为重要的。毕竟,保持成本领先的前提是,零部件产品要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靠减配去降低成本,这毫无意义。‌‌零部件厂商需要思考如何以同样的资源投入,去创造更多的价值。这其中,创新是最为关键的要素。”周开荃说道。

除此之外,周开荃还表示,零部件厂商在产业布局和产品实现的过程中,同样可以把握降本的机会。他以辰致科技为例:“‌‌辰致科技很多关键零部件是自己开发和生产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辰致科技的线控底盘产品在对标竞品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包括结构、成本和制造过程的优化。

扬名告诉盖世汽车,产品要想有具备竞争力的价格,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成本把控。他表示:“辰致科技在设计产品的时候,‌‌首先考虑到成本。”

据其表述,相较于以往同类产品多存在过度设计和优化方面的问题,辰致科技的对标分析更为透彻,摒弃了大多数繁琐且不必要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此外,从产品软件轻量化的角度来看,辰致科技智能域控底盘的软件开发可以模块化,可以打包,具备移动性,‌‌还可以形成生态。“这样的演化,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公共安全、行车安全,还有系统的安全‌。同时它也是低成本的,便于管理的。”扬名说道。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错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5月2日 12:26
下一篇 2023年5月2日 12:26

相关推荐

  • 大疆:做智能车的价格屠夫?

    大疆车载在2021年4月份正式亮相上海车展后,有人采访他们:“你认为自动驾驶是什么?”其中一位研发说,“一个人人都买得起用得上的功能”。 随着大疆车载全新一代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公布,我们看到了其在功能拓展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的阶段性进展:这套方案支持行泊一体,并将成本区间定在了5000元到15000元。 80TOPS实现城区领航 之所以定在这个区间,是因为大疆车…

    2023年4月18日
    0
  • 「特斯拉涨价」特斯拉突然宣布涨价,网友直呼“搞事情”!汽车价格战还要继续打吗

    上月,上海车展拉开帷幕。特斯拉虽未参展,但期间传出的“降价”消息却大抢风头:有消息称,特斯拉将对在华出售车型进行价格调整,调整车型为国产Model 3Model Y,预计Model 3降价4.3万,而Model Y降价4.6万元。调价后,Model 3最低可直接来到18.69万元,与秦PLUS、埃安S、小鹏P5等车型的高配版本拉平。   然而就在人们翘首以盼…

    2023年5月3日
    0
  • 激光雷达制造商Ouster 2022年净亏1.39亿美元 CEO鼓励投资者向前看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日前,激光雷达制造商Ouster表示,在2月份与竞争对手Velodyne合并后,该公司仍有望在2023年年底前实现节约超过7500万美元的年度成本。 Ouster首席执行官Angus Pacala在2022年财报发布后接受采访时表示,Ouster已经开始将Velodyne的人员和技术整合到现有业务中,并从合并后的业务中裁减约200名员…

    汽车资讯 2023年3月28日
    0
  • 让马斯克反悔的毫米波雷达,被国产雷达头部厂商木牛科技迭代到了5D时代

    近日,特斯拉或将在其HW4.0硬件系统配置一枚高精度4D毫米波雷达的消息在外网刷屏。据分析,“纯视觉”信仰者马斯克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一方面是减配了雷达的特斯拉自动驾驶,表现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也跟毫米波雷达的技术迭代有关。 马斯克曾表示:“如果有高分辨率的毫米波雷达,会比单纯视觉更好,但问题是这样的雷达并不存在”。但随着智能驾驶的火越烧越旺,各种智能环境…

    2023年3月31日
    0
  • 哪些车险是必须买的 车险必须买哪几种

    为了给车主提供更好的保障服务,车险在2020年作出了变更,这样一来大家就需要重新斟酌一下保险怎么买,究竟哪些车险是必须买的?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哪些车险是必须买的 车险必须买哪几种的全部内容了。

    2023年4月22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