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行泊一体量产爆发前夜 千元级成本开战?

成本与性能平衡到一定阶段,智驾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就具备了规模化上车的可能。目前,正处于量产爆发前夜的行泊一体,便在这一档口。

「自动驾驶」行泊一体量产爆发前夜 千元级成本开战?

除去疫情阴霾的2023上海车展,盛况空前。且不看上千台新车“争相斗艳”,上百家供应商新品不胜枚举,光是推出行泊一体相关方案的企业相较以往都是成倍增加。这也印证着业内人士的共识——行泊一体方案正在成为智能汽车的标配。

而从此届车展推出的新品以及与供应商的交流来看,一个很明显的感受便是“价格打下来”了。与此同时,行泊一体域控方案也更聚焦在L2+产品,更多轻量级行泊一体方案被推向市场。

千元级成本方案频推

以车展所推出的新品来举例,福瑞泰克发布的中央计算平台解决方案(包括高性价比行泊一体解决方案以及高性能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5V5R全系统方案主打高性比价比,整套产品售价低于3000元。

宏景智驾新一代单征程3行泊一体域控制器据透露成本已经打到1500左右,在同等性能体验的基础上,较上一代直接削减一半;易航智能基于TDA4的单SoC行泊一体Lite方案中,通过优化算法、精简芯片方案等方式,整个域控制器的成本也进一步控制在千元左右。

佑驾创新基于德州仪器芯片打造的iPilot 1、iPilot 1 eco、iPilot 1 plus三款产品,涵盖不同算力芯片与配置,能在有限资源下有效平衡性能与成本,满足不同价位、不同车型的量产装配需求;魔视智能推出的最新一代集成式行泊一体域控制器Magic Pilot®同样强调极高性价比。

事实上,若往更上游追溯,芯驰科技、黑芝麻智能等一众芯片设计公司也在致力于成本优化,比拼量产交付和多场景落地目标的实现。

稍早之前,4月初时,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便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上指出,公司目前能够实现支持10V NOA功能的行泊一体域控制器BOM成本控制在3000元人民币以内,支持50-100T物理算力,帮助车企解决成本压力,同时还在继续进行成本的优化,今年内成本还有机会进一步下探。

可以看到,在保持同等性能体验的基础上,行泊一体方案的成本正在加速“内卷”。

卷性能、卷成本的最终目的,本质上也是在卷产品的落地速度,以及规模化应用。在这个“降本”奏响2023年整个汽车行业“主旋律”的当下,以量取胜,或许正成为众多玩家的核心议题之一。

特别是相较于城市NOA基于大几百TOPS的算力要求所带来的成倍的成本负担,对普遍车型尤其是20万以内的车型,这是一个不可考量的因素。因而国内多数智能驾驶供应商选择从高性价比、轻量型平台出发,逐步往城市NOA方案推进。

这似乎也意味着,在L2+行泊一体市场上,“千元级”成本正成为玩家们相互拼杀的一道门槛。

轻量级行泊一体域控+NOA成主力消费车型最优解

从上车新势力后火出圈的“行泊一体”,在整个2022年,都位居智能驾驶话题榜高位,包括小鹏、理想、坦克、智己、荣威、宝骏、吉利等相关车型都已搭载行泊一体方案。

也因此,各路玩家们纷纷投入到该赛道的研发中。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国内已超过20家厂商相继推出行泊一体方案,多数将在今年实现量产落地。伴随众多新品齐发,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各玩家考量的关键。

目前,无论是轻量级还是大算力行泊一体域控,皆有多SoC芯片配置和单SoC芯片配置之分,其中,多SoC芯片配置仍占据主流。不过,轻量级行泊一体域控逐渐开始采用单SoC方案,并为更多车企选择。

事实上,行车和泊车两套子系统从一开始被放置在同一个域控制器中,到集成在单SoC方案内,这样的演进逻辑本身也是成本与效率提升的必然结果——不仅算力得到充分利用,硬件复杂度降低,主机厂的开发效率大幅提高的同时,自动驾驶功能的成本也实现大幅下探,尽可能覆盖10-20万价位的主力消费车型。

尤其是针对L2+市场,轻量级(中低算力5-20 TOPS)行泊一体平台便可满足基础性辅助驾驶功能需求,如主动安全、高速公路辅助驾驶、智能泊车辅助APA等。若进一步提升感知配置,也可支持入门级别的NOA功能。

行泊一体方案基于对传感器数据的深度复用,行车端可实现领航辅助驾驶NOA等高级功能,泊车端则覆盖长距离记忆泊车等用户场景。

易航智能创始人、董事长陈禹行表示,轻量级行泊一体域控+NOA是主力消费车型在成本和功能之间平衡的最优解,将成为大部分主机厂的选择。并且轻量级计算平台功耗低、被动散热等优势,使燃油车也能适配,进一步提升了方案的普适性。

此外,福瑞泰克首席技术官沈骏强博士也在车展期间指出,从中国轻量化行泊一体渗透率和市场规模来看,5V5R为主的轻量级行泊一体方案将取代1V5R+融合泊车(APA+AVM)方案,并迎来规模化量产。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极致性价比智能驾驶量产解决方案快速落地,4月27日,福瑞泰克宣布将携手德州仪器打造行泊一体域控制器。

靠轻量级行泊一体方案挤进主流市场地位

行泊一体方案规模化量产之际,以千元级成本来攻占目标市场也是供应商的另一种考量。

目前在国内汽车市场,中低端车型占据绝对市场份额。根据宏景智驾创始人兼CEO刘飞龙给出的数据预测,他指出,国内目前15万以下车型市场份额占比约50%,15万~30万车型占约40%,30万以上车型占约5%~10%。

另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在2022年国内电动车市场上,10-20万元渗透率为22.7%;20-30万价位的渗透率达49%;30万元以上渗透率接近30%。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下沉,行泊一体方案上车中低端市场的增量空间巨大。

作为一家智能驾驶系统供应商,若他的定位是挤进主流位置,那么势必要打进中低端市场,这点包括宏景智驾、福瑞泰克等多数企业都有共识。黑芝麻智能也预判,未来3-5年L2,L2+,L2++高阶辅助驾驶将作为智能车辆标配持续占领市场。

自动驾驶发展至今,早已不再是一个找概念的阶段,行业已从一味追求高指标或者高性能的自动驾驶的功能模块,转向兼顾性能与性价比。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往30%提升,要拓展更多下沉市场,那么就不得不要考虑普通消费者愿不愿意买单的事情,“高性价比”这一因素至关重要。而千元级成本似乎正成为其中的一道“门槛”。

小结

正如宏景智驾在新品发布时强调,“要走一个有量的市场”,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性能体验,以此来达到主流供应商的地位;又如福瑞泰克董事长张林所述,要从技术平权与合理性价比出发,提供消费者愿意负担的、真正关心的智能驾驶功能。

未来,在成为主流供应商,围绕更好地平衡性能与成本,实现大规模量产上车的布局之下,面向L2+市场,轻量级行泊一体方案的千元级成本之战,正在开打。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错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上一篇 2023年5月8日 11:10
下一篇 2023年5月8日 11:23

相关推荐

  • 新途岳、ID.纯电2023升级款亮相上海车展

    分享 全新途昂家族、威然、途观L、帕萨特、凌渡L、新朗逸等共同亮相上海车展,彰显Go Younger品牌风貌。 在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上汽大众大众品牌携全系热门车型亮相,3月底刚刚上市的新途岳车展首秀,ID.纯电2023升级款焕新而来,全新途昂家族、威然、途观L、帕萨特、凌渡L、新朗逸等同台助阵,彰显Go Younger的全新品牌风貌。此外,上…

    2023年4月23日
    0
  • 纯电动汽车值不值得购买

    要说当下汽车市场最火的车型,纯电动汽车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随着新能源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各大汽车品牌都开始推出各自的纯电动车型。那么纯电动汽车值不值得购买呢? 如果在买车的时候比较注重车子的性价比,那么不耗油的纯电动汽车是比较值得购买的;因为这种汽车它是通过充电的方法来满足动力需求的,相对于加汽油来说肯定更便宜。 另外,从驾驶的舒适性上面来说,纯电动汽车驾驶是…

    新能源车 2022年7月15日
    0
  • 哈弗枭龙MAX亮相上海车展,展示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

    分享 哈弗枭龙MAX搭载了长城汽车极具划时代意义的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专为新能源全场景高阶驾驶需求设计。 2023年4月18日,哈弗品牌携旗下哈弗枭龙MAX、哈弗枭龙、哈弗二代大狗PHEV全系新能源车型盛装亮相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 首搭长城汽车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的哈弗枭龙MAX,无疑是本次哈弗展台的最大亮点。作为哈弗品牌的全新产品…

    2023年4月23日
    0
  • 2023上海车展 中国力量走向全球汽车产业舞台中央

    2023上海车展的主题是“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作为疫情放开之后的首个大规模车展,吸引了全球1000多家参展商参展,亮相新车共达210款,集中展示了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的最新发展趋势。媒体日和专业观众日也是非常热闹,现场来了非常多的海外朋友,也都来看看久违的中国市场。结合之前的观展和交流情况,给大家做个小小总结,只挑重点,并不全面。 一:汽车全面迈入智能电…

    2023年5月8日
    0
  • 做越野要下苦功夫 坦克技术路线是”越野+新能源”

     “究竟是基于新能源做越野,还是基于越野把电加进来?”坦克品牌CEO刘艳钊表示,“当前阶段,坦克找到的技术路线是‘越野+新能源’,即以越野为基础,更深度地融合新能源价值体验。” 坦克品牌CEO 刘艳钊 本届上海车展上,面向年轻新锐人群推出的坦克400 Hi4-T全球首秀。同时,坦克发布全新升级的越野超级混动架构Hi4-T。而Hi4-T架构下的首款量…

    2023年4月29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