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回顾造车史,踩过的坑和押过的注

一直以来,业内对于增程式和PHEV两种技术孰优孰劣的争论从未中断过,各大车企掌门人也频频下场为其代表的路线和产品正名。

李想回顾造车史,踩过的坑和押过的注

近日,随着理想L7正式开启交付,理想汽车创始人、CEO李想又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疯狂输出。

其不仅谈到原本理想是纯电、PHEV、增程三条路齐走,还透露当年内部对于增程和PHEV路线上有过争论,而且第一代理想ONE的PHEV版本也已经研发装车。而最终选择增程路线,主要是因为前者用户体验不及增程,并再三强调PHEV技术“真没啥难度”。

简单来讲,增程式纯电路线的特点便是结构简单、采用大电池包(通常都在40kWh左右),其动力系统除了直接使用电池供能外,还可以通过发动机运转为车载电池充电,再转化为动能提供给驱动电机,也就是简单的发动机-电池-电驱的串联结构。

而以比亚迪DM-i和长城DHT为代表的的PHEV混动技术则结构相对复杂、采用较小电池包(20kWh以下居多),电池和发动机都可直接提供动力输出,从布局上是更为复杂的串并联共用的结构,即混联。

两种技术路线除了布局结构有较大差异,最大的区别还在于能耗表现和静谧性,这也是用户比较看重的点。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比亚迪的DM-i技术(混联)显然是高速工况下能耗表现更好的一方面。由于增程动力系统中一旦发动机介入,产生的能量要先经过电池在传导至电驱导致出现了能量二次转换,势必会影响整体效率。

按李想说法,经过大规模测试之后,理想汽车发现PHEV并联路线在高速工况确实能额外节省4%的能耗,在拆除后驱电机采用前驱并联的布局后节省的能耗能增加到7%,用经济性的方式来表示就是,年均4000公里高速行驶的用户可以每年节省115元油钱。

这也影响到行车的静谧性(NVH)。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并联/混联的PHEV路线中,由于电池包较小,所以发动机会经常介入车辆的动力输出过程,而增程路线中发动机不会直接给电驱提供能量,且电池容量更大纯电续航里程更多,所以在NVH方面表现会远好于PHEV路线。

一位工程师表示,除上述原因,选择增程路线或也与经验、成本相关。在他看来,“混联结构复杂、成本更高,对电池包性能要求也更高。此外,如何标定动力输出流程、如何控制能耗表现也需要经验积累。”

其表示,长城DHT技术因为加入变速箱并采用更为复杂的系统,“导致成本没控制好,压缩了内部设计空间,很多消费者不买账。”

技术路线之争虽然不会中断,但纵观整个市场,不论是插电混还是增程式都有巨大的潜力。

2022年插混和增程车型的总计年增速已经达到150%左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表示,2022年国内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进一步提升,预计到2025年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万辆。华安证券也预测2023年插电混的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40%以上。

而李想之所以不放过任何一个为增程正名的机会,和其曾经一波三折的造车经历也息息相关。

其透露内部曾在一开始就设计了电动平台,理想ONE也曾研发了PHEV版本。

在他看来,在电池和超快充技术无法完成质变突破的前提下,对于车辆和能源的解决路径只有两条:换电和增程,但换电“需要建换电站并承担电池价格波动的风险。我们当时的钱并不多。我们想能不能把它直接放在产品端,而不依赖于服务端,所以我们就做了增程。”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跟进推出增程车型的问界、长安、零跑等车企大多是出于电池成本、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潜力等方面的考量,在2020年前后立项增程车型的开发,这与理想不同,“当时理想是真没钱了,必须all in一款产品。”

李想还回顾讲述了一开始的SEV低速电动车项目,和一款已完成研发,却被终止的MPV——D1 Plus的故事。

理想汽车前身名为“车和家”,其首款产品规划为纯电SEV车型,在李想看来,该项目能够通过小巧的车身来节省单人通勤成本和停车难的问题。

2017年前后,这款SEV车型开始尝试在欧洲投放,彼时李想甚至还制定了“进军巴黎、旧金山分时租赁市场”的计划。但低速电动车因为缺乏统一的技术和安全标准,大多使用能量密度较低的铅酸电池等,一直未能通过相关部委的准入门槛,无法取得相关正规牌照的理想不得不放弃SEV项目。

之后,李想在2017年和滴滴成立合资公司,计划为其提供新能源网约车车型(D1 Plus)。李想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判断与滴滴合作,比用SEV做出行好10倍。所以从企业战略上我们选择与滴滴合作。”

不过这款与理想ONE出自同平台的D1 Plus还未正式投入使用便夭折。2019年,D1 Plus已经正式上路进行测试的同一年,理想汽车获得了来自美团创始人王兴的投资。

根据李想说法,美团与滴滴是直接竞争对手,“双方都对于这样的合作存在一定的顾虑,所以我们终止了该产品(的研发)。”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错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4月2日 22:27
下一篇 2023年4月2日 22:27

相关推荐

  • 毫米波雷达被特斯拉“返聘”,马斯克到底图的啥?

    据说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一件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一件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这两件事,毫米波雷达做到了:让坚持纯视觉方案的特斯拉花钱再度把它“请”上了车。 预计搭载4D毫米波雷达的特斯拉谍照 想必不少朋友已经知道这件事儿了,特斯拉即将推出的HW 4.0智驾方案预计包括一个4D毫米波雷达,消息一出连带着各大相关企业股票狂涨。让股市震荡,让马斯克“…

    新能源车 2023年3月30日
    0
  • 2月新势力销量:黎明前的黑夜静悄悄

    “活下去,像个牲口一样地活下去!” 3月第一天,在文章《2月中国车市,从惨烈到窒息》的开篇,直接抛出了这样一句稍显突兀的话,而它的出处则来自于电影《芙蓉镇》中的一句台词。当下,再次拿来形容所有仍在为生存所发愁的新势力造车,同样显得莫名恰当。 尤其是随着比亚迪与特斯拉两位“大魔王”,纷纷开始大打特打“价格战”,中国新能源市场早已变得血红一片。而今天文章主角能做…

    新能源车 2023年3月29日
    0
  • 黑芝麻智能发布全新产品线——武当系列智能汽车跨域计算平台

    智能化是汽车产业的新赛道,产业升级,技术先行,正在为出行方式带来变革。4月7日,“芯所向 至未来 BEST TECH Day 2023”黑芝麻智能战略发布暨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在武汉成功举行。 在东风、一汽、长安、江淮、三一重工、合创汽车等上百家合作伙伴代表,以及相关政府领导、投资人、媒体朋友的共同见证下,黑芝麻智能开启公司定位升级,发布全新产品线——武当系列智…

    2023年4月13日
    0
  • 特斯拉电动汽车

    从洛杉矶到蒙特利的公路旅行中驾驶了我们的Rivian R1T电动皮卡。在路上为R1T充电的成功率有限。即使在现阶段,为非特斯拉车辆充电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 “你打算充电到100%吗?” 晚上10:30,我竭尽全力问道:“可能不会,” Polestar 2上的那位绅士说,“但我妻子想完成一部纪录片。我们以前从未有过可以在里面看电视的车。” 当Polestar的…

    2023年9月25日
    0
  • 特斯拉因悬架部件故障在美国召回422辆汽车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公司宣布将在美国召回超过400辆Model 3车型,召回原因是车辆前悬架横向链接紧固件可能出现松动现象。 在召回之后,特斯拉将拧紧或更换侧向链接紧固件,以解决该问题,这一缺陷可能导致侧向链接从副车架上分离。受本次召回影响的车辆为2018和2019款车型。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表示:“如果一个紧固件变得松动或从副车架上分离…

    2023年4月14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