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栈自研的风向,变了

十三年前,Facebook的工程师Calos Bueno写下《The Full Stack》,第一次让“全栈”这一名词为人们所熟知。十三年后,汽车产业向着智能电动化高速飞奔,“全栈自研能力”似乎成了企业技术实力的代名词。

尤其是在2021年夏天,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说出那番“灵魂说”后,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以及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领域构建全栈自研的生态体系“一夜间”成了汽车制造商们向市场宣示话语主导权的核心手段之一。

全栈自研的风向,变了

风向变了

两年之后,风仍在吹,只是风向好像变了。

在近期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华为余承东一半调侃,一半无奈地说道:“国内的新势力,今天李想和李斌都在这里,我相信他们都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中选择华为,国际的巨头们,也不会选择我们,传统车企如果怕失去灵魂的,也不会选我们”。

当主机厂们纷纷打出全栈自研的战略牌时,传统垂直线性的供应链体系也随即发生改变,零部件供应商与主机厂之间陷入到旷日持久的供需博弈之中。

正因如此,余承东做出判断,在智能化时代,华为不可能做到像博世、大陆集团那样的Tier 1,因为华为更多提供的是软件、算法、云和芯片,没办法像传统零部件一样实现标准化,必须跟车企更多地卷入,深度定制和赋能。

视角切换至主机厂,理想CE0李想也在会上重申了全栈自研的必要性,“之前传统的头部一级供应商,可以研发同样一个系统提供给很多厂家使用,但使用供应商的软件方案,迭代速度有跟不上竞争,所以要自研”。

是的,整车制造尤其是在自动驾驶层面的设计是相当复杂的,涉及到代码算法、自动驾驶芯片以及各种传感器硬件的融合,如果不采取全栈自研,将项目纳入可控范围,很容易会在后续的迭代中出现需要供应商支持的被动状况。

此前,由于MobileEye体系过于封闭,无法与特斯拉保持同步发展,最终导致二者分道扬镳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时候,大家发现,好像只有全栈自研,才能将主动权握在手里,才能在智能化领域做出差异化的智能驾驶方案。

有意思的是,两天前,通用汽车宣布将彻底放弃与苹果的合作,逐步淘汰苹果的 Carplay,转而使用和谷歌合作研发的原生车机系统。之前宝马也曾表示在未来新车型上可能不再配备carplay。

这背后的是非曲直一言难尽,但有一个很明显的出发点是,Carplay允许用户将手机数据镜像到车辆的车载屏幕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入侵了车机系统的原生空间。一旦主机厂将车机系统拱手相让,那意味着失去了人机交互最重要的媒介与阵地,这或许是通用选择自研的直接原因。

事实上,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像丰田、大众这样的顶级的玩家们,在车机系统、动力系统、转向系统等核心零部件领域,也大多采用的是自研形式,毕竟只有通过垂直整合将供应链牢牢地握在手里,才可以保证平台化、规模化,取得成本以及可靠性优势。

在智能电动车时代,特斯拉的出现也让车企们看到了“全栈自研”的可能性与诱惑力。零跑便是忠实的“拥趸”之一,“我们的全域自研是软硬件一体化的全域自研,电路板,结构,软件,操作系统,都是我们自己开发的”。 

但可惜的是,与传统燃油车时代一样,真正意义上的“全栈自研”是极少数玩家才具备的能力。

悠跑CEO李鹏也在反思:“汽车行业重复闭门造车的商业模式在内燃机时代是必要的,但是在智能汽车时代是否还能持续?就好像在智能手机时代,大家用得都是高通的芯片,影响大家打造品牌的差异化了吗?”

是啊,看看如今的比亚迪,拥有如此优秀的垂直整合能力,也很少会以“全栈自研”自居。所以可以看到,在智能化布局上,比亚迪还是会选择与Momenta、速腾聚创、百度以及地平线等企业合作,进军自动驾驶领域。

为何连比亚迪都如此谨慎?其实,当行业掀起“全栈自研热”的那一刻开始,便有人提醒,企业什么都想要自研,必然会造成行业的巨额浪费、产业发展低效,产品体验滞后等问题。

但当时资本市场火热的投资氛围裹挟着所谓的颠覆性创新,将全栈自研喊得震天响,产业失去了理性的土壤。现在,当资本市场逐渐冷却,对于全栈自研这一课题大有回归商业本质的趋势。

必须承认,车企想要实现全栈自研的理想是值得尊重的,但现实是残酷的。这种残酷不仅体现在高强度、长周期的资源投入上,更是在对内部的组织管理机制提出了高要求。

李想尽管支持自研,但也坦诚说道,“汽车产业链条如此之上,难度如此之大,这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组织能力”。企业内部是否具备行之有效的创新机制,能否形成适当合理的人才梯队模式,是否构建出有序高效的组织架构,是构建稳定且有战斗力的自研体系的关键所在。

看上去似乎简单,麦肯锡却有个非常扎心的调查数据:仅有3%左右的企业真正完完全全地做到既定的数字化转型目标。分析案例后普遍发现,技术问题只占了很小一部分,主要症结集中在组织与业务之上。

全栈自研,还是全栈可控?

除此之外,我们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探讨,“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那智能化的下半场又是什么?应该是规模化,实现规模化的核心要素是降本增效。

现实是,如果真正意义上从底层的网关,到传感器硬件、算法软件,再到操作系统,整个智能生态都完成高度垂直整合,实现全栈自研,在保持领先性的角度来看,沉默成本会相当巨大。这种成本自然会转接到市场之上,成为规模化面前的“拦路虎”。

当下,一个显著的特点是,L2/L2+功能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并逐渐下探渗透至20万元以下车型成为标配,高阶辅助驾驶也在进一步下探至30万元左右。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前装标配L0—L2级的ADAS的新车上险量超800万辆,渗透率接近40%,在2022年,这一比例更是上升至超过45%。有机构预计,2025年国内L0—L2级ADAS的市场渗透率将超过91%,L2渗透率将超45%,L3以及L4/L5的渗透率分别有望达到8%和1%。

换句话说,一段时间内,在中低端的智能驾驶市场,Tier1的技术成熟度已经相当之高,具有规模化优势,主机厂没必要劳心费力地进行自主开发。

特斯拉前生产副总裁格雷·瑞秋就曾提到,“如果生产的是一款充分利用其它商品化部件的、一定时间内不会有重大革新的产品,那么自行生产毫无意义”。

在高阶辅助驾驶领域,当前行业内的大部分企业仍无法构建相适应的研发环境,与其选择“闭门造车”,不如选择联合Tier1开发,即主机厂基于供应商的基础平台底座去做自己定制化、差异化的应用功能,这显然是一条更为务实、经济、高效的技术路线。

更何况,在核心软件方面,随着5G通信、OTA、云计算的迅速发展,也给各大企业的带宽、存储等信息技术提出了复杂要求,同时围绕监管法规,功能安全、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领域都会面临巨大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协作开发必然是趋势之一。

用百度集团副总裁储瑞松的话说就是,“全栈自研”难以实现,“全栈可控”是完全该做到的。

只是,从商业维度角度出发,还是那个问题——合作方多了,供应链体系就会从原先的垂直线性模式变成多方并行的网状模式,这对合作效率无疑是个严峻挑战。

其实,相关的供应链企业都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所以为了打消主机厂的顾虑,类似于寒武纪、黑芝麻等供应商们,都在有意识地构建一整套易用、友好以及可推广的开发工具链,保证开发优化流程的高效。

并且,像长城汽车这样的主机厂也在有意识地通过推动企业内部的平台化、共同化、建立统一的硬件平台规划、软件统一基线,为生态伙伴互动和深度协作开发打下基础。

独木不成林,主机厂正在与供应商们双向奔赴。就像长城汽车CTO王远力说的那样,“很多人会说掌握全栈自研的能力就等于构建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我们认为恰恰相反,掌握全栈自研能力更需要合作伙伴的深度协同协作。”

聊了这么多,回过头来反问,每个人都在宣称全栈自研,那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意义是什么呢?在这个产业链重新定义边界的年代,或许就是让人们更深刻认识到,“全栈自研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商业模式”。

提出“全栈”这一概念的Calos Bueno也指出,没人能够熟悉所有方方面面,但作为一个全栈,能够看清每个栈的上下之间是如何运作的。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错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4月16日 14:24
下一篇 2023年4月16日 14:24

相关推荐

  • 基于开源软件,Elektrobit助力下一代汽车操作系统构建

    开源软件和传统汽车行业之间的差距在哪?Elektrobit合作伙伴管理亚洲区负责人顾淳表示,开源软件的生命周期较短,通常在两周到半年之间,对应的发布频率非常高,一旦出现BUG将通过全面升级的方式进行修复。 然而,传统汽车软件的生命周期往往在10-15年之间,且受到整车内存与资源的限制,修复BUG的成本非常高昂。为了弥合快速发展的开源世界同汽车行业需求之间的鸿…

    汽车资讯 2023年3月28日
    0
  • 通用汽车研发技术探测紧急制动 以提升驾驶安全

    据外媒报道,通用汽车正在研发一项新技术,以探测紧急制动,并以一种能够提升交通安全的方式处理其影响。 在一项名为“交通流量风险预测与缓解”(traffic flow risk prediction and mitigation)的专利申请中,通用汽车解释称,紧急制动不仅会扰乱交通,还会造成安全风险。一般而言,车辆紧急制动会增加碰撞风险,特别是当后方车辆的反应时…

    2023年4月18日
    0
  • 段建军接任奔驰销售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今日,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宣布重要人事任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铭(Jan Madeja)先生即将完满结束其在中国市场的近四年任期,返回德国总部就任新职;销售首席运营官段建军先生将接任奔驰销售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以上任命将于2023年5月1日正式生效。   杨铭先生于1992年加入戴姆勒集团,曾在集团内部多个职能部门担任高级管理职务,并…

    汽车资讯 2023年3月27日
    0
  • 百度将在武汉大规模扩展全无人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

    12月26日,百度在其官方公众平台宣布,将在武汉大规模拓展全无人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已实现扩区、提量、增时三个突破。 与此同时,百度Apollo将在2023年内持续扩大业务规模,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增加投放200台全无人驾驶运营车辆,着力打造全球最大无人驾驶运营服务区。 现阶段,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在武汉的运营面积超130平方公里,覆盖人…

    2023年4月3日
    0
  • 大众途观l(大众途观l报价)

    途观L以豪华大空间、低油耗为中心,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驾乘体验。我们从外观设计、空间配置、动力性能、舒适体验四个方面详细介绍途观L的各项特点,向车友展示它的实力。 途观L是由上汽大众生产的一款SUV,2023款推出全新版本车型,官方指导价:19.90-26.08万,预估参考落地价的范围:22.24-29.04万之间,不同地区经销商也会有不一样的优惠幅度。 2…

    2023年6月9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