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新目标:今年挑战30-50万元豪华SUV 20%市场份额

2月27日晚,理想汽车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数据显示,理想第四季度及全年营收同比增长均在60%以上,其中第四季度营收176.5亿元,同比增长66.2%;全年营收452.9亿元,同比增长67.7%。

营收的大幅增长得益于交付量的提升。2022年,理想ONE与L8顺利实现市场切换,而后定位旗舰级家庭SUV的理想L9又在下半年推出,两款车加持下,理想全年交付量达到133,246辆,同比增长47.2%。作为产品售价在30万以上的新势力品牌,理想的2022可谓是高速增长的一年。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今年2月,伴随定价稍低的理想L7上市,理想今年的产品矩阵已部署完毕,该公司创始人李想在财报会议中宣布了新目标,即今年将挑战在30万到50万元价格区间的全部豪华SUV市场拿下20%的市场份额。相比2022年,理想“胃口”更大了。

边“造血”边补短板

2022年,随着交付量提升,理想汽车的自身“造血”实力得到进一步验证。财报显示,2022年理想的车辆销售收入约为 441.1亿元,相较2021年约261.3亿的收入增长68.8%。

然而收入增长的同时,理想汽车的支出却也在增加。从财报上看,理想2022年的销售成本为365亿元,同比增长了71.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车辆交付量的增加以及2022年第三季度起开始交付L系列车型使得销售成本增加。

与此同时,理想在2022年加大了对研发方面的投入,全年研发费用达67.8亿元,相比2021年的32.9亿元增长了106.3%。官方解释称,研发费用增长主要用于雇员薪酬以及新车型和技术研发开支。

前几年,相比蔚来、小鹏,理想在研发投入上相对“吝啬”,年研发投入总低于前两者,但2022年理想对研发的投入实现翻番,达到全年总营收的15%左右。官方称,2022年其研发费用稳态增长,并赶超了大部分主流造车新势力品牌的投入。

之所以在去年重投研发,与理想汽车的长期目标不无关系。2023年初,理想汽车宣布2030年企业的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并且计划到2030年在人工智能领域构建完整的体系化能力,其中包括具备自动驾驶的智能电动车,AI产品等,理想希望通过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断投入研发,去改变物理世界的效率和体验,从而服务于每一个家庭用户。

通过投入研发,理想在智能体验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2022年,理想已在智能语音交互、智能驾驶等环节取得显著进展,比如其自研的高速NOA功能已供超22万家庭用户可用,目前,其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里程已接近1亿公里。按照计划,理想将在今年把导航辅助驾驶能力拓展到城市场景,并预计在第四季度,理想AD Max开放城市NOA的早鸟用户内测。

值得注意的是,在销售成本、技术研发、管理费用支出增长之下,理想2022年经营亏损随之增大。财报显示,该公司2022年净亏损额为20.3亿元,相比2021年净亏损增长532.2%。

欲拿30-50万元豪华SUV市场20%份额

在财报发布当晚的电话会议上,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对今年公司发展提出新目标,他表示,考虑到L8和L9持续强劲的表现以及理想L7的推出,理想今年将挑战在30万元到50万元价格区间的全部豪华SUV市场拿下20%的市场份额。

为何定此目标,李想说,2022年理想汽车在30-50万元SUV市场的份额是9.5%,其预测今年这一市场区间的容量会在140万辆到150万辆之间,而理想对自己的要求是份额翻倍,也就是说,份额达到20%,地位才会比较稳定。

而依据上述计算,份额要达到20%,理想2023年销量要实现30万辆左右。

目前,这一目标已被赋予到旗下三款车型上,且理想之所以乐观制定上述目标,与其对三款车型的市场信心相关。现在来看,理想L8和L9还处在交付爬坡期,而L7 Pro和Max版本将在3月初启动交付。此前,李想曾公开表示过对新产品上市后的预期,即“没有L8 Air和L7 Air,2.5万辆/月交付保底,Air开始交付后,3万辆/月交付保底”。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李想透露,上述目标将力争在今年第二季度达成。原因是二季度中,理想L7 Pro和Max会在4月迎来首个完整交付月,而后5月份L7、L8的Air版本也将迎来完整交付月。

实际上,去年理想在交付过程中暴露的一大短板是供应链。“2022年下半年我们的产能爬坡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整个交付计划过于激进,我们认为卖出去这么多订单就应该交付这么多量,但是这对整个供应链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李想在电话会议上说。

为应对可能持续的供应链挑战,李想表示,理想汽车对供应链已实行模块化管理,在与供应商保持紧密、互惠合作的同时,也积极加强智能电动车产品力相关的核心品类的自研自制和产业链垂直整合工作,进而实现上游成本和风险控制的良好平衡。在过去三年,理想已开始对增程器、电驱动总成等核心零部件进行工厂的自建,保障质量和供应的稳定。

与此同时,他认为,随着产业成熟度的逐步提升和上下游供给情况的逐步改善,企业应该对2023年的零部件供应保持信心,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供应战略感知与规划、风险管理及成本管理,以积极应对潜在的供应挑战与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错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9日 22:31
下一篇 2023年3月29日 22:31

相关推荐

  • 舍弗勒携可持续交通解决方案亮相2023上海车展

    当前,汽车行业正迈入新的发展时代,电动化、智能化作为重要发展趋势正加速驶入快车道,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在日益提升,这些趋势将为舍弗勒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机会。在2023上海国际汽车展上(2.2H /2BD005),汽车及工业产品供应商舍弗勒集团以“驱动未来新动力(Energizing the Next Generation)”为主题,展示了一系列在…

    2023年4月24日
    0
  • 特斯拉和“博南拉杆”有什么关系?

    如果说有什么车和事件是互联网不变的流量王者,那么特斯拉失控事件肯定能排名前三。 短短几年时间,从温州到潮州再到台北,一桩桩有关特斯拉“幽灵刹车”的事件以及后续的新闻,都让无数消费者关注。 这次特斯拉潮州撞车事件的后续,让大家竖起了耳朵,也产生了种种言论。 而这其中我不能理解的,就是把这一起事件和“博南拉杆”放在一起讨论。 作为ACI的忠实粉丝,“博南拉杆”在…

    2023年4月6日
    0
  • 一周热点 | 蔚来冲上热搜第一;比亚迪F品牌首车谍照曝光;哈弗二代大狗16.28万起售

    1. 蔚来前员工爆料遭性侵未遂,蔚来回应零容员工违法犯罪行为 3月3日晚,有蔚来前女员工在某社交平台爆料,其在入职蔚来汽车一个月时,有男同事试图对其强奸。当事人随后报警,目前该同事已经入狱。此后,公司负责人告知不会留用受害员工。对此,蔚来方面回应,对当事人的遭遇深表同情,已经成立调查小组,承诺一定会对当事人的工作给予公平公正的评价,同时表示,零容忍…

    新能源车 2023年3月29日
    0
  • 李想回顾造车史,踩过的坑和押过的注

    一直以来,业内对于增程式和PHEV两种技术孰优孰劣的争论从未中断过,各大车企掌门人也频频下场为其代表的路线和产品正名。 近日,随着理想L7正式开启交付,理想汽车创始人、CEO李想又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疯狂输出。 其不仅谈到原本理想是纯电、PHEV、增程三条路齐走,还透露当年内部对于增程和PHEV路线上有过争论,而且第一代理想ONE的PHEV版本也已经研发装车。而…

    2023年4月2日
    0
  • 价格战不是捷径 价值战才是长期主义

    在行业转型的关键节点,随着汽车消费环境大变,一切看似出奇制胜的营销手段,貌似是通过成功之路的捷径,但是如果把时间周期稍微拉长到理性视角,你会发现这实际上与消费的理性、个性化趋势背道而驰,而真正的长期主义,必须尊重消费端的客观规律,确保产业链的价格与价值的平衡。 拿连日来由东风系全品牌发起的降价风波来说,从短期内在武汉等湖北城市引发消费狂热,到大范围冲击着全国…

    新能源车 2023年4月3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