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发酵 !“华为造车”的大戏 终于要见分晓了

3月31日,华为在深圳坂田总部举行2022年财报发布会。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回答记 者提问时表示,市面上“华为汽车”的说法,是有些部门、有些个人滥用华为品牌。华为后续将确保华为品牌不被滥用。

继续发酵 !“华为造车”的大戏 终于要见分晓了

徐直军强调,华为不造车,也没有任何“华为汽车”。华为将对所有旗舰店和授权店进行清理整顿,要回归到华为的战略和定位上来。他表示,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刚刚重新发布了,而且有效期为五年,这是华为第二次发布这样的决议。“这个文件的有效期只有五年,是因为华为所有文件的有效期最多只有五年。徐直军表示,“华为不造车,而是帮助企业造好车,做增量部件供应商。”

今日稍早时候,华为内部再发布关于汽车业务决策的公告,该公告由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同时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了严格要求,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

“华为造车”近期还发生了什么

2月9日,有国内媒体爆料,华为车BU COO王军离场,华为车BU CEO余承东全面执掌华为车BU。对此,业界普遍认为,余承东“等不及了”,此变动之后,华为从造车舞台的后端走向前端的步伐将加快。

3月8日,AITO汽车官方账号发布宣传海报写明“HUAWEI 问界”的消息引发热议。

对此,华为官方回应“HUAWEI问界是华为生态汽车品牌,是华为开创的全新商业模式,并表示,赛力斯是与华为合作最早、合作最深的车企,双方已于今年2月签署业务深化合作协议,将进一步推进成立联合创新中心。”

赛力斯方面也进行了相关回应,“公司与华为长期深度跨界合作关系及合作模式均没有发生变化。双方进一步深化联合业务合作,未来将推出更多受用户欢迎的、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虽然双方都在第一时间进行回应,但业界普遍猜测,华为此举进一步说明,“华为造车”将慢慢走向造车舞台的前端。

在随后的3月23日华为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也直接使用了“华为问界”这样的表述。

在余承东一步步向前试探“华为造车”,业界普遍猜测华为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只是时间的问题时,华为与广汽的合作生变,这或许已经提前预示了今日华为内部这个“重大重申”。

近日,广汽集团在发布的公告中称,广汽埃安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变更后,华为将以供应商的身份继续参与广汽集团自主品牌车的合作。

两个大佬 两个方向 均面临内外部压力

据了解,目前华为参与汽车业务的商业模式有三种:一是作为零部件供应商;二是Huawei Inside模式,将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运用到产品上;三是华为智选模式,华为在产品定义、造型设计、营销、用户体验等各个环节主导,深度参与车辆的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等全链条。

在三种合作模式中,华为智选车模式下的问界品牌受到了市场的关注。自2021年该品牌诞生后,陆续发布了问界M5、M7、M5 EV版三款车型。而在华为内部,余承东和徐直军代表了华为涉足造车领域的两个发展方向,同时也分别面临各自的内外部压力。

徐直军倡导华为以HUAWEI inside的模式,即华为将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运用到合作企业的产品中,合作程度比华为仅作为零部件供应商要深入,但是不及华为智选模式的参与程度深。

在华为内部,徐直军面临在坚决不造车的情况下,如何能有效、高效的集成华为近几年的技术优势并将其在汽车业务中发挥出来,将利润最大化。外部压力则是由于华为近几年在国际上一直面临众所周知的困境,一旦走向造车前端,势必为自己招来更大的麻烦,有可能使其涉足汽车的业务彻底搁浅。

而余承东一直主张华为智选车模式,即华为与合作厂商共同进行产品的功能定义、ID设计、软硬件开发、销售渠道、品牌营销等全价值链打造。

余承东的内部压力在于,当前华为整个消费者BG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作为华为曾经最大的业务群,2022年不但没有实现正增长,反而出现了倒退。根据今日发布的华为2022年财报显示,终端业务(原:华为消费者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145亿元,而2021年华为终端业务实现收入2434亿元,同比下降11.9%。那么,此前巨大的团队投入、资金投入、销售网络铺设等如今能否坚持的住。外部压力方面,对于余承东的智选车模式,目前确实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华为能否按照其自身定义和技术能力对产品做进一步深度优化,而不是单纯的交给像赛丽斯或者是其他伙伴。虽然通过此前的试水证明,华为的品牌力和销售网络确实可以给问界赋能,但是在余承东看来,这些主机厂的能力可能根本就不值一提。

写在最后

2020年11月,任正非曾签发文件强调“华为不造车”,并严厉表示“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并在文章底部标明,“本文从发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年。”

从今日华为任正非签发关于“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的内部决策公告,以及徐直军正面表态“有些部门、有些个人滥用华为品牌”来看,目前在华为内部,是否真正下场造车这个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内部拍桌子的层面了。

徐直军作为华为轮值董事长,在今日财报会答记 者问的场合下喊出此话,或许意味着其已经获得了华为董事以及任正非的支持。而徐直军和余承东似乎也到了鱼死网破的地步。

“华为造车”的大戏,终于到了真正见分晓的时刻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错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4月8日 09:38
下一篇 2023年4月8日 09:38

相关推荐

  • 科技驱动 转型升级 :东风公司发布新能源跃迁成果和三大科技品牌

    4月10日,2023东风汽车品牌春季发布会暨第七届科技创新周在武汉开幕。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发布新能源跃迁成果以及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模块化架构、马赫E新能源动力品牌和东风氢舟氢动力品牌,达成三大重要战略合作,开启为期一周的科技创新展,用一场别开生面的汽车科技盛宴,充分展现“东方风起”计划和科技创新“跃迁行动”取得的新成就,全面开启转型升…

    2023年4月15日
    0
  • 哪吒U/V车型正式登陆约旦,出海版图扩张

    2月28日,哪吒汽车宣布,近百辆哪吒U和哪吒V已于近日出海发运至约旦,成为首批出口约旦的车型。 哪吒V发运约旦;图片来源:哪吒汽车 据悉,约旦的燃料成本很高,排行世界前列,当地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巨大。同时,当地政府颁布相关利好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在当地市场的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约旦完成电动汽车进口16990辆。今年1月,约旦电动车清关数量达203…

    新能源车 2023年3月29日
    0
  • 新能源车充电一次需要多少钱(一次充电费用,新能源汽车的省心选择)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我们从一次充电费用的角度出发,介绍新能源汽车的省心选择。 电车充一次电费用大概在35-50元。给电车充满电一次大概会耗费70至90度电,一度电在5毛左右,所以充满电费用在35-50元这个区间。车主在购买电车前,尽量选择质量好的品牌电动车,同时还得根据电车的续航能力进行选择,电池配置的电池容量大,车辆的续航…

    2023年5月26日
    0
  • 定了!北京车展将于明年4月在京举办

    4月21日,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秘书处发布公告宣布,2024(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简称2024北京车展)将于2024年4月25日-5月4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设立的零部件展区举办日期为4月25日-27日,总展出面积23万平方米。 据悉,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Auto China)自1990年创办以来,每逢双年在北京…

    2023年4月25日
    0
  • 决胜智能化下半场,国产线控底盘加速突围

    “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关键是建立坚实、强大的产业链支撑,包括线控底盘在内的核心关键技术和供应链务必要加快实现安全、自主、可控。”在4月2日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智能汽车论坛上,上海拿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陶喆的一番话将业界目光聚焦在线控底盘这一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两大发展方向的核心交汇点。 按照自动化程度,行业普遍将自动…

    2023年4月10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