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车市疲软亮点还在“智能化”:ET5首超3系,腾势D9力压GL8

2023年1月,车市罕见遭遇开门黑——整体市场同比下滑42.77%,其中新能源汽车下滑接近7%。受此影响,智能网联乘用车(下称“智能汽车”)也出现下滑,但仅小幅下滑2.14%至371756辆。

1月车市疲软亮点还在“智能化”:ET5首超3系,腾势D9力压GL8

智能汽车下滑幅度较小的主要原因,一是符合智能车标准的新车越来越多,1月入选智能车榜单的新车数量为335个,较12月增加12个,且新增车型都为市场热销车,比如奔驰GLC 2022款和雅阁2022款等;二是智能车渗透率越来越高,其中在整体市场的渗透率攀升至28.53%,较12月提升了3个百分点。

但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的智能化渗透率表现仍有巨大差异性。1月,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29.38万辆,其中智能新能源车为17.68万辆,占比高达60.18%;而智能燃油车的销量虽然较多,为19.49万辆,但在100.95万辆总燃油车销量中,占比仅为19.31%。

这就意味着,过去1个月卖出的新车中,有超过60%的新能源汽车都为智能汽车,也即是同时具备OTA远程升级功能和L2级辅助驾驶能力。而燃油车的这一比重还不到20%。

智能电动化的趋势已越来越显著。

01 智能新能源车:蔚来ET5超越宝马3系

宋PLUS新能源依旧是1月智能新能源车的销量冠军,智能化车型销量多达1.9万辆,但在该车型3.1万辆的单月总销量中,占比仅为60.21%,是前十车型中智能车占比最低的车型。

智能化率低,是比亚迪在销量长虹中唯一的不足,其去年同期的智能车占比为49.9%,如今虽然提升至56.61%水平,但提升幅度有限。这是由于最走量的秦PLUS、海豚等车型的智能化率较低,前者仅为13.48%,后者为20.15%。

但在短期内,志在销量规模的比亚迪或不会因为智能化率表现不佳而牺牲性价比。因为,提升智能化率,就意味着要在性价比较高的秦PLUS、海豚等车型中普及成本较高的L2级辅助驾驶功能。

因而从长期来看,比亚迪智能化率的提升或许要靠相对高端的车型,比如汉、唐、海豹等20万以上车型。因此,比亚迪智能化率的走势将是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

特斯拉Model 3、蔚来ET5和腾势D9是在1月都取得“开门黑”的背景下,为数不多的取得“开门红”的车型——Model 3环比增长3.07%,蔚来ET5增长4.09%,腾势D9增长16.54%。相比Model 3忽高忽低的销量曲线,ET5和腾势D9的销量曲线一路向上——ET5从去年9月的百余辆一路提升至目前的6700余辆,D9更是在短短4个月,就实现月销从数十辆到数千辆的跃升。

值得一提的是,凭借“别人都降就我升”的独特单月表现,蔚来ET5也完成了一个小目标——单月销量首次超过宝马3系,比后者多卖了277辆,宝马3系在1月的销量为6491辆,环比下降53.69%。相信宝马3系的低迷一定是暂时的,但ET5向上的势头或许还会继续下去。可以确定的是,此刻的宝马一定感受到了来自蔚来的威力。

而腾势D9,更是在1月晋升到高端MPV前三甲之列。1月的高端MPV销量排行榜上,赛那以6266辆的成绩夺冠,GL8的5846辆成绩只能屈居第二,腾势D9以5453辆成绩挤进前三。这也是在高端MPV前三甲中,首次出现自主汽车。腾势D9的销量长虹表明,依靠新能源核心技术的领先,在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牢牢把持的高端市场,自主品牌同样可以改写格局。

相较蔚来ET5和腾势D9等去年声量较高的新车呈现稳步向上的态势,被寄予厚望的小鹏G9却在1月停止了继续向上的步伐。其1月销量环比大幅下降42.3%,由去年12月创下的近4000辆单月交付新高陡然下降至1月的不足2300辆。由于G9未能继续增长,小鹏在1月的销量也再度环比腰斩至5000余辆,仿佛又回到了去年贯穿二三季度的销量至暗时刻。

小鹏销量出现如此大幅度下降的原因,绝不能简单归结为产品力不如对手,或许有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比如,小鹏施行的直营和代理制并存的销售模式,据传出现内耗问题——抢单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小鹏要想重回正轨,不仅要在产品端发力,还要在更难建设的体系力上下功夫,比如持续提升管理能力和营销水平。

1月,理想是新势力中唯一交付超过1.5万辆的选手。虽然相较去年12月超2万辆的交付出现了27.71%的下滑,虽然L9和L8没能再度双双破万,但在一众同行超过40%、甚至90%的降幅衬托下,理想的“小降”反而让它对比同行的优势更明显了。

如今,L7已经发布,理想正式完成了35~45万市场的全覆盖。在这一市场区间,无论你怎么选,L7、L8、L9,总有一款会出现在你的心仪名单中。

02 智能燃油车:奔驰重回榜首

相较智能新能源车在不断创造惊喜,智能燃油车市场就显得平平无奇。

1月,在智能燃油车市场表现较好的三个品牌依旧是吉利、宝马和奔驰。有所不同的是,第三和第一互换了位置。

其中,奔驰再度超过吉利,成为1月智能燃油车销量冠军。其1月的燃油车总销量为5.7万辆,其中智能燃油车为2.7万辆,渗透率48.03%,较12月提升7个百分点。

宝马位居第二,算上进口车,其1月燃油车总销量达5.4万辆,其中智能燃油车占到2.5万辆,占有率达46.49%,智能化率罕见不敌奔驰。

吉利则掉至第三,其1月智能燃油车在所有燃油车中的占比为37.52%,智能化率在自主品牌中名列前茅。智能燃油车渗透率水平与吉利相当的是哈弗品牌。

总体来说,智能燃油车缺乏亮点,需要有更多智能化标签显著的车型和更多品牌向智能化发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错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3月31日 14:23
下一篇 2023年3月31日 14:24

相关推荐

  • 小智一周要闻 | 蔚来与恩智浦合作4D雷达;理想汽车算力平台VP离职

    本周智能驾驶领域大事如下: 科大讯飞发布“星火”认知大模型 5月6日,科大讯飞正式对外发布星火认知大模型,并公布了基于大模型的“1+N”产品路径,“1”指通用认知智能大模型,“N”指大模型在教育、办公、汽车、人机交互等各个领域的落地。 其中,星火大模型与智慧座舱的结合,可以实现车内跨业务、跨场景人车自由交流,实现多人、多轮、多区域、多模态的智能汽车交互体验。…

    2023年5月8日
    0
  • 矿区自动驾驶的2022:寒冬里的一束光

    2022年,商业化成为自动驾驶赛道的关键词。开放道路的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进展缓慢,造成裁员、关停、市值暴跌,遭遇资本寒冬。比如,昔日的独角兽Argo AI宣布关停,就是因为大众、福特两大投资者认为L4大规模商业化盈利尚需时日而中断了投资。 相比之下,封闭场景的矿区L4自动驾驶商业化在去年成功实现进阶。融资频频,安全员下车渐成常态。在前期项目的积累下,国内矿…

    2023年4月8日
    0
  • 毫末发布中国自动驾驶最大智算中心MANA OASIS ,每秒浮点运算67亿亿次

    2023年1月5日,在第七届HAOMO AI DAY现场,毫末智行宣布智算中心雪湖·绿洲(MANA OASIS)正式成立。MANA OASIS是目前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最大智算中心,由毫末智行与火山引擎联合打造,每秒浮点运算达67亿亿次,存储带宽每秒2T,通信带宽每秒800G。 毫末智行CEO顾维灏表示,“MANA OASIS让毫末拥有了超级计算能力,数据、算力…

    2023年4月6日
    0
  • 地平线与大卓智能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智能驾驶应用加速普及

    4月13日消息,地平线与大卓智能于近日在安徽芜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汽车自动驾驶领域进行深层战略合作,发挥双方各自领域的技术优势,共同推动智能驾驶应用加速普及。 据悉,大卓智能是奇瑞集团旗下专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围绕ADAS产品和Robotaxi双线开发,在自动驾驶领域顺势而为,快速落地,打造百万量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让自动驾驶实现商业闭环。…

    2023年4月20日
    0
  • 奇瑞重返狮城 欧萌达5电动车明年初上路

    新加坡汽车代理商Vertex Automobile正式与中国奇瑞(Chery)国际签署协议,成为欧萌达(Omoda)和Jaecoo电动车在新加坡的唯一经销商,此前Vertex Automobile曾代理西班牙车Seat和Cupra。 双方在签署仪式上透露,预计Omoda 5电动车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在新加坡上市,而Jaecoo的上市计划将稍后发布。Vert…

    2023年12月18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