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不可能?冰雪试驾AITO问界M5

  每年进入冬季,大部分汽车媒体人都能真切理解“严寒”的概念,为了验证车辆在极低温环境下的真实表现,一场又一场的冰雪试驾如约而至,在祖国版图的东北端,我能够想到的关键词如下:低温、冰雪、低附着力。不过今年,我参加了一场突破以往的试驾活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在接近-40℃的环境下,试驾一款增程式电动车型:AITO问界M5(配置|询价)。

  在长江以北地区,冬季用车似乎早已成为一个课题,近几年新能源车的兴起,更是让这个课题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因为电动车怕冷,锂电池的理想工作温度区间大多在15-40℃的狭窄区域内,相比传统燃油车,受到环境限制更多,所以我才会对于我这次在气温接近-40℃的海拉尔试驾AITO问界M5抱有诸多的怀疑,但当我在冰层厚达1m的冰湖上畅快冻了一天之后,这些怀疑都烟消云散了。需要注意的是,这次试驾的所有车型,都是AITO问界M5的增程式车型,而非纯电的EV车型。

  关于AITO问界M5这款车,早在2022年上半年我们就进行过实拍,在夏季也进行过动态试驾,所以这篇文章当中,请原谅我跳出了以往外观内饰动力驾驶感受的传统套路,而是更多从技术角度来分享AITO问界M5在让人伸不出手的冬季海拉尔有着怎样的表现,这就不得不提到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DE-i)的技术特点。

  AITO问界M5是基于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DE-i)打造的车型,再加上华为Harmony OS智能座舱的加持,极强的综合技术实力,使得AITO问界M5在一天的试驾过程当中,没有让我们体验到车内外同温的尴尬。

  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DE-i)简单的分解开之后,由一台排量为1.5L的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作为第三代增程器、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电池包、整车控制器VCU、电机控制器MCU、发电机控制器GCU以及电池管理系统BMS等单元共同构成。看似与其他增程式车型的组成零部件大同小异,但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不同厂商对于整车热管理策略不同,良好的热管理策略,不仅能够支持车辆在极寒条件下的正常使用,还能提供良好的使用感受,并且将增程器、电池组、电机等部件产生的热量进行良好的利用和循环,使车辆动力系统处于最佳工况温度的同时还能让车内拥有舒适的温度。

  AITO问界M5搭载的这台1.5T增程器拥有15:1的压缩比,热效率达到了41%,并且增程器与电动机采用了直连模式,通过良好的匹配使得二者高效转速区域尽可能多的重合,实现最优效率达到98.4%,提升发电效率,进一步节省燃油,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再加上CTP无模组结构的40kWh的电池包,相比传统VDA模组结构电池包占用的体积更小,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轻的重量,也为车辆实现更长的续航做出了贡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AITO问界M5依托的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DE-i)具备OTA的能力,也就是说,随着不同车辆在不同工况的长期使用、测试车辆在极端工况环境以及基于以上数据收集反馈之后,再进行数据建模,可以让整车的热管理策略持续优化和进化,适用范围更广。

  一定会有人问:低温环境下,PTC加热的效率低,能耗高,这个严肃的问题怎么解决?事实上,AITO问界M5的热管理策略当中,除了适用一个7kW大功率PTC进行加热之外,同时对1.5T增程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了良好的利用。在低温冷启动时,首先使用PTC加热循环水,利用大流量水泵让热量使零部件尽快进入正常工作温度,增程器开始工作之后,再利用增程器的余热对电池组、电机等关键部件进行保温,降低PTC的功耗,而这其中又涉及到合理的管线分布以及流道内循环路径的优化等工程。

  当然,既然是冰雪试驾,还是要让车跑起来才行!这次试驾活动上,我们拿到的试驾车均为四驱版本车型,搭载了前异步交流电机+后永磁同步电机的组合,动力系统的综合功率达到了365kW,零百加速成绩达到了4秒级别。再加上前双叉臂+后梯形多连杆独立悬架的底盘设置,以及全铝合金底盘带来的轻量化效果,让AITO问界M5在18m绕桩制动、定圆漂移、坡道起步和雪地赛道当中有了良好的表现。

  18m绕桩+紧急制动的传统项目当中,底盘的轻量化工程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没有突破轮胎与地面之间的物理极限,AITO问界M5的整体动态表现可圈可点,绕桩过程当中在桩间表现的非常“跟手”而且足够“跟脚”,转向足够精准,线性的动力输出没有普通电动车型那样的暴躁,不会轻易的让车轮失去抓地力产生让人不安的滑动,在ESP的管制内,仍旧能够实现55km/h的车速完成绕桩动作,几乎可以让你忘记这是一辆自重达到了2.3吨的中型SUV。

  定圆漂移是我最喜欢的项目,这里就必须脱离ESP系统的限制,在中控屏内关闭ESP之后,大脚油门起漂,车尾产生滑动之后,稍稍放缓脚下的动作,反打方向,让视线集中在弯心,找到方向和油门之间的临界点,车辆可以持续横滑。不过AITO问界M5的ESP系统标定并非让你完全脱离管控,当系统发现车辆的动态难以掌控时,会再次主动介入,迅速纠正车身姿态,让你远离危险,想要再次“横走”,只能再次通过中控屏关闭ESP,短暂脱离管控,并且期待ESP尽量多睡一会,别那么快醒过来。

  至于低附着力坡道和雪地赛道,有了四驱系统的加持,对于AITO问界M5没有什么困难,只要管好右脚,像对待初恋女友那样对待方向盘,避免让车身出现较大的重心转移,突破轮胎的物理极限,还是很容易掌控的,这与AITO问界M5良好的底盘调校和标定有着很大的关系。

  另外,AITO问界M5搭载的Harmony OS智能座舱,通过手机与车辆进行绑定之后,可以在出行之前通过App让车辆先上电,提前预热电池组、开启空调、座椅加热等功能,避免在上车之后寒冷难忍。

  总结:

  通过与AITO问界M5在-40℃的海拉尔共处一天之后,降低了我对于极寒环境下使用增程式电动车的疑虑,毕竟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DE-i)出色的热管理策略行之有效,全天没有出现降低电机输出功率的状况,也没有让车内温度脱离舒适范围,这就已经难能可贵了。再加上AITO问界M5出色的机械素质表现,极寒环境下没有让人失望。如果说纯电是让人可期的未来的话,那么现在增程式或者插电式混动,才是最佳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错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5日 21:41
下一篇 2023年3月25日 21:42

相关推荐

  • 「君越新款」全新一代别克君越将于5月15日正式上市

    日前,别克汽车官方宣布,旗下全新一代君越将于5月15日上市。新车针对外观、内饰以及动力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并提供1.5T和2.0T两种发动机选择。 具体来看,全新君越外观换装了最新的家族式设计风格,承袭PURE Design设计理念,配备飞檐展翼前脸以及星芒主动式进气格栅。此外,艾维亚车型将会配备专属的帝王蓝车身配色、“星耀”镀铬装饰、Matrix自适应矩阵…

    2023年5月8日
    0
  • 大众速腾(一汽速腾)

    大众速腾作为一款深受消费者喜欢的车型,不仅追求性能,在舒适度方面也足够优秀。我们将从四个方面为大家详细阐述大众速腾的性能和舒适并重。 一、车身设计 大众速腾外观简洁大方,车顶线条流畅,大气的前脸设计更显品质感。大众速腾造型很有特点,非常喜欢这前脸造型和独特的中网,车身也比较有质感,缝隙衔接很好,不管是从前脸还是尾灯都很时尚,视觉效果很好。在车身尺寸上,速腾的…

    2023年6月10日
    0
  • 「捷尼赛思新车」71.8万元起!捷尼赛思G90正式登陆中国市场

    等了两年,国内市场终于等到了捷尼赛思G90。 4月18日,旗舰豪华轿车捷尼赛思G90与中型豪华SUV捷尼赛思GV70于2023上海车展上演中国首秀。作为捷尼赛思品牌旗舰车型,捷尼赛思G90演绎了捷尼赛思品牌迄今为止最优雅的设计,内蕴奢华之道,创领非凡之姿。同时,捷尼赛思G90行政加长版亦同台辉映,车身长度增加19cm,越级的车身尺寸时刻彰显捷尼赛思匠心独运的…

    2023年4月29日
    0
  • 空间实用性至上 静态体验宝马X1

      BMW,意味着操控,意味着运动性能。这一代X1诞生之时,质疑声四起,改用前驱平台的X1失去了宝马的基因?显然并没有,因为它的身上依旧烙着那个蓝天白云的印记,它依然能满足你对于驾驶操控的需求。不仅没有丢失宝马的基因,而且它还变得更适应市场,出色的空间实用性也成为了它的主力宣传点。   典型的家族式外观,双肾+天使眼的组合辨识度还是那么高,百看不厌。只不过最…

    2023年3月29日
    0
  • 与一汽丰田皇冠陆放一起,拓展“5+2”以外的人生

    大家有没有发现,经历新冠疫情3年之后,自己和身边人的心态在转变。疫情前,就算不是996、007的沉浸式内卷,也是安于周一到周五两点一线去上班,周末商场公园带带娃的“5+2”式都市人生。疫情后,我们更多地思考健康与“5+2”以外的人生应该是怎么样的体验,更关注我们人自身以外地球世界。 而这,与一汽丰田多次举办的陆行中国活动,以无畏挑战的精神内涵陪伴创领者探极致…

    2023年4月3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