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不可能?冰雪试驾AITO问界M5

  每年进入冬季,大部分汽车媒体人都能真切理解“严寒”的概念,为了验证车辆在极低温环境下的真实表现,一场又一场的冰雪试驾如约而至,在祖国版图的东北端,我能够想到的关键词如下:低温、冰雪、低附着力。不过今年,我参加了一场突破以往的试驾活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在接近-40℃的环境下,试驾一款增程式电动车型:AITO问界M5(配置|询价)。

  在长江以北地区,冬季用车似乎早已成为一个课题,近几年新能源车的兴起,更是让这个课题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因为电动车怕冷,锂电池的理想工作温度区间大多在15-40℃的狭窄区域内,相比传统燃油车,受到环境限制更多,所以我才会对于我这次在气温接近-40℃的海拉尔试驾AITO问界M5抱有诸多的怀疑,但当我在冰层厚达1m的冰湖上畅快冻了一天之后,这些怀疑都烟消云散了。需要注意的是,这次试驾的所有车型,都是AITO问界M5的增程式车型,而非纯电的EV车型。

  关于AITO问界M5这款车,早在2022年上半年我们就进行过实拍,在夏季也进行过动态试驾,所以这篇文章当中,请原谅我跳出了以往外观内饰动力驾驶感受的传统套路,而是更多从技术角度来分享AITO问界M5在让人伸不出手的冬季海拉尔有着怎样的表现,这就不得不提到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DE-i)的技术特点。

  AITO问界M5是基于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DE-i)打造的车型,再加上华为Harmony OS智能座舱的加持,极强的综合技术实力,使得AITO问界M5在一天的试驾过程当中,没有让我们体验到车内外同温的尴尬。

  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DE-i)简单的分解开之后,由一台排量为1.5L的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作为第三代增程器、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电池包、整车控制器VCU、电机控制器MCU、发电机控制器GCU以及电池管理系统BMS等单元共同构成。看似与其他增程式车型的组成零部件大同小异,但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不同厂商对于整车热管理策略不同,良好的热管理策略,不仅能够支持车辆在极寒条件下的正常使用,还能提供良好的使用感受,并且将增程器、电池组、电机等部件产生的热量进行良好的利用和循环,使车辆动力系统处于最佳工况温度的同时还能让车内拥有舒适的温度。

  AITO问界M5搭载的这台1.5T增程器拥有15:1的压缩比,热效率达到了41%,并且增程器与电动机采用了直连模式,通过良好的匹配使得二者高效转速区域尽可能多的重合,实现最优效率达到98.4%,提升发电效率,进一步节省燃油,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再加上CTP无模组结构的40kWh的电池包,相比传统VDA模组结构电池包占用的体积更小,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轻的重量,也为车辆实现更长的续航做出了贡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AITO问界M5依托的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DE-i)具备OTA的能力,也就是说,随着不同车辆在不同工况的长期使用、测试车辆在极端工况环境以及基于以上数据收集反馈之后,再进行数据建模,可以让整车的热管理策略持续优化和进化,适用范围更广。

  一定会有人问:低温环境下,PTC加热的效率低,能耗高,这个严肃的问题怎么解决?事实上,AITO问界M5的热管理策略当中,除了适用一个7kW大功率PTC进行加热之外,同时对1.5T增程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了良好的利用。在低温冷启动时,首先使用PTC加热循环水,利用大流量水泵让热量使零部件尽快进入正常工作温度,增程器开始工作之后,再利用增程器的余热对电池组、电机等关键部件进行保温,降低PTC的功耗,而这其中又涉及到合理的管线分布以及流道内循环路径的优化等工程。

  当然,既然是冰雪试驾,还是要让车跑起来才行!这次试驾活动上,我们拿到的试驾车均为四驱版本车型,搭载了前异步交流电机+后永磁同步电机的组合,动力系统的综合功率达到了365kW,零百加速成绩达到了4秒级别。再加上前双叉臂+后梯形多连杆独立悬架的底盘设置,以及全铝合金底盘带来的轻量化效果,让AITO问界M5在18m绕桩制动、定圆漂移、坡道起步和雪地赛道当中有了良好的表现。

  18m绕桩+紧急制动的传统项目当中,底盘的轻量化工程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没有突破轮胎与地面之间的物理极限,AITO问界M5的整体动态表现可圈可点,绕桩过程当中在桩间表现的非常“跟手”而且足够“跟脚”,转向足够精准,线性的动力输出没有普通电动车型那样的暴躁,不会轻易的让车轮失去抓地力产生让人不安的滑动,在ESP的管制内,仍旧能够实现55km/h的车速完成绕桩动作,几乎可以让你忘记这是一辆自重达到了2.3吨的中型SUV。

  定圆漂移是我最喜欢的项目,这里就必须脱离ESP系统的限制,在中控屏内关闭ESP之后,大脚油门起漂,车尾产生滑动之后,稍稍放缓脚下的动作,反打方向,让视线集中在弯心,找到方向和油门之间的临界点,车辆可以持续横滑。不过AITO问界M5的ESP系统标定并非让你完全脱离管控,当系统发现车辆的动态难以掌控时,会再次主动介入,迅速纠正车身姿态,让你远离危险,想要再次“横走”,只能再次通过中控屏关闭ESP,短暂脱离管控,并且期待ESP尽量多睡一会,别那么快醒过来。

  至于低附着力坡道和雪地赛道,有了四驱系统的加持,对于AITO问界M5没有什么困难,只要管好右脚,像对待初恋女友那样对待方向盘,避免让车身出现较大的重心转移,突破轮胎的物理极限,还是很容易掌控的,这与AITO问界M5良好的底盘调校和标定有着很大的关系。

  另外,AITO问界M5搭载的Harmony OS智能座舱,通过手机与车辆进行绑定之后,可以在出行之前通过App让车辆先上电,提前预热电池组、开启空调、座椅加热等功能,避免在上车之后寒冷难忍。

  总结:

  通过与AITO问界M5在-40℃的海拉尔共处一天之后,降低了我对于极寒环境下使用增程式电动车的疑虑,毕竟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DE-i)出色的热管理策略行之有效,全天没有出现降低电机输出功率的状况,也没有让车内温度脱离舒适范围,这就已经难能可贵了。再加上AITO问界M5出色的机械素质表现,极寒环境下没有让人失望。如果说纯电是让人可期的未来的话,那么现在增程式或者插电式混动,才是最佳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错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5日 21:41
下一篇 2023年3月25日 21:42

相关推荐

  • 雷克萨斯es300(es300雷克萨斯)

    雷克萨斯ES300是一款奢华舒适的轿车,以下将通过四个方面对雷克萨斯ES300车型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车友们感兴趣。 一、外观设计 雷克萨斯ES300的外观设计让人印象深刻,其线条流畅,外观风格简约大气,同时还有着优美的曲线设计。从前脸来看,其大嘴式进气格栅和LED头灯非常醒目,显得很有气势。从侧面来看,车身线条流畅优美,车门上的线条也相当流畅,整个车身有了更…

    2023年6月7日
    0
  • 「比亚迪新车」试驾比亚迪汉EV/唐DM-i冠军版

    就在前不久,比亚迪的汉EV和唐DM-i冠军版车型正式上市了,两款车之所以会取名冠军版,是希望今年的销售成绩依旧可以遥遥领先。那么这两款小改款的车型到底有了哪些改变呢?整体的表现又如何?就让我们把他们拿到测试场地中来一探究竟吧。   唐DM-i冠军版在外观方面依旧是保持了现有车型的设计理念,延续了家族式的Dragon Face龙颜美学设计,整个前脸部分还是很有…

    2023年4月27日
    0
  • 适合年轻上班族的代步车 试驾东南DX5

      作为上班族来说,很多时候需要的是一款可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车,加上如今生活压力大,能够拥有一辆满意的、价格又不高的小车,解决出行烦恼,是件很幸福的事。   那作为年轻人,选车时有些点的选择还是必须要关注的,譬如外观一定要美观大气,可以满足通勤和出游的需要;其次,配置要智能、实用丰富、操作便捷;另外还要舒适、空间足够大,最好能承载二胎家庭,顺便还能带上宠物…

    2023年3月29日
    0
  • 黑武士来袭 试驾广汽本田皓影 锐·混动幻夜版

      坦白讲,我被种草了!生来耀眼的外观设计、利用率极高的内部空间、轻快的行走乐趣等等,这都成为试驾过后让我不断再去回味的点。以至于,我强烈的想把这款车推荐给正在屏幕前看文章的你,哪怕仅仅是让你知晓它的优势所在。   任何设计产品本身要传达信息,表现其特质,极致的黑色涂装版本会吸引到更多追求个性和自我的年轻人。   “一黑到底”的外观   众所周知,产品外观设…

    2023年3月29日
    0
  • 一周内特斯拉理想接连翻车,智能汽车正在走智能手机的老路

    汽车电气化与智能化的浪潮,相信每个人都有目共睹。于是我们也常听到,“激进派”以智能手机历史,类比当下汽车发展的进程。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把传统汽车比作诺基亚等功能手机,而把新能源智能汽车比作苹果等智能手机。且不论汽车与手机在功能等因素上的差异,仅就这个不严谨的类比,其实“保守派”也不禁要问。当初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智能手机,也并非是一蹴而就。其中遇到多少大大小小…

    2023年4月10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