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跑科技首发全线控UP超级底盘 ,年底启动悠跑超级VAN交付

3月7日,悠跑科技在“UP DAY 2023悠跑体验日”上重磅发布了中国首个可量产全线控滑板底盘。该超级底盘基于悠跑创新的UP CCCA和UP VMC打造,目标通过全面标准化、数字化的底盘,以及标准的接口,助力场景拥有者实现“造车自由”。

据悠跑介绍,通过可量产全线控UP超级底盘,造车玩家最快用12个月即可从头打造一台先进的智能电动车。

图片来源:悠跑

同时在发布会上,悠跑科技创始人、CEO李鹏还宣布,悠跑计划于今年年底启动交付悠跑超级VAN,这是在UP超级底盘之上的首个整车产品,目前完成冬标测试,已获得国内外订单。

另外,悠跑将携手拥有1700万越野爱好者的“越野场景”拥有者越野e族,基于全线控悠跑UP超级底盘共同打造“越野场景”的系列用车和专属体验。

伴随着两大重磅合作的宣布,意味着悠跑正在用实际行动跑出“滑板底盘的中国模式”,原先不被很多人看好的滑板底盘,开始在国内市场撕开一道口子。

UP CCCA构建数字化的神经系统

与传统EEA架构不同,悠跑的CCCA主要关注大数据量的传输、计算以及整车的运动控制。

为实现这一目标,悠跑自研了UP超级枢纽(UP Hub)。作为区域数据传输与处理的枢纽,UP Hub 配置了丰富的通信接口资源,覆盖当前车内所有主流接口,并支持车规级PCIe 大带宽总线标准,配合PCIe环网通信网络,可实现数据的高速通行。

图片来源:悠跑

根据悠跑给出的数据,车规级PCIe 技术时延缩短到了100纳秒,带宽每秒高达32Gb至64Gb,是当前以太网的3-6倍,并最多可同时支持8颗800万像素摄像头的高速数据传输。

如此一来,当路面、车身姿态和驾驶意图被各种传感器捕捉,它们的信息可以瞬时传输到UP Hub,再通过车规级PCIe大带宽环网线路瞬时传输到UP HPVC,经过智能驾驶算法规划出行驶路径,UP VMC 根据坐标点进行控制,再生成各执行器终端所需要的指令,如扭矩、横纵向速度、角速度、执行时间,执行反馈等等,最后体现为整车位移,并再次开启新的循环。

图片来源:悠跑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UP HPVC主要承担了底盘域控与智驾域控两大功能。目前悠跑与地平线、英伟达、瑞萨已先后达成合作关系,目标通过不同的芯片组合 ,推出不同算力级别的产品单,以实现更丰富的算力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UP HPVC与UP Hub均具备可插拔能力,以满足不同车型智能化水平的需求。

UP VMC:打造数字化的运动系统

作为UP超级底盘控制的核心,UP VMC主要致力于让车辆的动力、制动、转向、悬架,也就是X、Y、Z三轴方向均完成数字化,从而摆脱传统物理结构对车辆运动的限制。

在功能上,UP VMC向上承接了与ADAS 的信息交互,ADAS负责轨迹规划,UP VMC负责轨迹跟踪,让智驾控制更加精准、有效。向下可以与底盘各个执行器之间联系,使各子系统能够产生交互作用,既可以对车辆在侧向、纵向和垂向上分别进行运动学控制,又能实现各执行器统一协同。

相较于目前行业较为常见的分布式控制,基于统一协调控制的好处是,可实现各执行器的前馈控制,当切换各驾驶模式时,可由UP VMC统一调节各执行器来改变车辆特性,从而让车辆能够获得更好的平衡稳定性和加减速性能。

图片来源:悠跑

当然,这对于具体各个执行器也有较高的要求。为实现控制的灵活性,悠跑UP超级底盘采用了线控转向,彻底摆脱了机械固件的限制。制动上也采用了目前市面上最为先进的线控制动系统,由前轴的EHB(湿式线控制动)后轴的EMB(干式线控制动)共同组成,来实现更快的制动响应。

在驱动和悬架方面,UP超级底盘同样实现了线控化。其中线控驱动由于实现了动力传输系统依靠电信号完成,因此可以通过软件来对动力的输出特性进行设定。线控悬架则可以根据输入信号和预先设定的程序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悬架系统,实现悬架阻尼和高度的独立主动控制。

为实现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UP VMC也使底盘实现了对执行器的可插拔,通过软件更新迭代和增加线控执行器来进行车型的升级和迭代,满足多车型平台化,以及不同车型的驾驶需求。

简言之,悠跑UP超级底盘只需要通过软件的改变,就可以让车辆展现出完全不同的驾驶特性,真正实现软件定义汽车。

图片来源:悠跑

在李鹏看来,当前中国智能电动车的蓬勃发展,不仅孕育了最完整、最具活力的本土汽车产业链,也在不断激发用户更个性化的场景需求,这些均使得发源于美国的滑板底盘有望在中国率先走通商业化。而目前,悠跑正在用实际行动加快这一天的到来。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错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8日 17:10
下一篇 2023年3月28日 17:10

相关推荐

  • 直面芯片短缺危机,摘掉“卡脖子”枷锁前景可期

    “近三年来,芯片短缺问题导致全球汽车产量减产约1500万辆,中国超过了200万辆,这就是芯片短缺对汽车行业带来的深刻影响。”在日前举行的2022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GIV2022)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毫不避讳地指出,“国内汽车芯片的供给率不足10%,最低的不足1%,也就是每辆车所需的芯片90%以上都靠进口,或者掌握在外资公司手里。”…

    2023年4月3日
    0
  • 发动机爆缸保险赔不赔

    发动机爆缸的根本原因是一开始设计有缺陷,导致发动机在超过可接受温度的温度下运行,最终导致爆缸。那么发动机爆缸保险赔不赔?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发动机爆缸保险赔不赔的全部内容了。

    2023年4月23日
    0
  • 「奔驰新车」年内发布 全新AMG GLC63 Coupe谍照曝光

      日前,有外媒拍摄到了一组全新梅赛德斯-AMG GLC 63 Coupe谍照。作为全新换代车型,除在外观和内饰方面焕然一新外,还将对动力系统做出重大调整。据悉,新车将取消V8发动机,取而代之的是一台插电混动的四缸发动机。   虽然新车依旧被伪装贴纸所覆盖,但得益于全新一代GLC已经发布多时,新车最终发布的样子也已不再神秘。从透露的部分不难看出,新车将沿用A…

    2023年4月13日
    0
  • 开源共建,打造中国车用操作系统根技术

    2023年3月14日-16日,在2023第四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上。普华基础软件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晓先表示,现有的车载操作系统可分为三类,首先是车用安全车控操作系统,主要沿用AUTOSAR CP标准,没有太多发挥的空间;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分别包括QNX安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鸿蒙、Linux等强生态的座舱操作系统;智能驾驶操作系统,主要包括…

    2023年4月18日
    0
  • 总投资50亿欧元!英飞凌宣布德国德累斯顿芯片厂动工

    2月16日,英飞凌宣布开始在德国德累斯顿(Dresden)建设其模拟/混合信号技术和功率半导体新工厂,计划于2026年投产,将创造大约1000个高质量的工作岗位。经过广泛的分析,英飞凌管理委员会和监督机构都为德累斯顿工厂开了绿灯,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行动部(BMWK)也已批准提前启动项目。 英飞凌计划向该工厂总计投资约50亿欧元,这是该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单笔…

    2023年4月2日
    0